本報記者 任小雨
10月31日,MSCI在官網宣布,將于歐洲中部時間11月7日晚11時也即北京時間11月8日早晨6時宣布第二次半年度指數評議結果。據公告,此次指數評議涉及的指數系列包括全球標準指數系列等。按照MSCI此前的公告,在此次半年度評議中MSCI也將宣布本年度最后一次A股擴容安排——公布A股納入、剔除的名單。根據此前公告,11月A股擴容安排下,MSCI新興指數中的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將從15%提升至20%,同時MSCI將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A股中盤股。
對此,國盛證券表示,11月A股再迎MSCI擴容,將帶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增量。依照此前計劃,MSCI第三步擴容,也是年內最后一輪擴容計劃,將在2019年11月底之前生效。11月的MSCI擴容計劃執行后,MSCI全球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權重將分別提升0.22%和1.44%,根據此前假設,此次擴容將帶動跟蹤資金合計約315億美元,約合220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20%跟蹤資金為被動型資金,80%為主動型資金。根據以往經驗,指數跟蹤型的主動資金將依據指數擴容計劃自主擇機調整加倉,因此伴隨擴容窗口臨近,部分主動資金已經啟動倉位調整,由此帶來的增量資金在擴容實際生效前陸續入場。
在此背景下,三季以來北上資金持續流入,近期開始加速入場。《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北上資金合計凈流入548.43億元,累計成交凈買入額395.02億元。
從滬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來看,10月份以來,共有59只個股現身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有37只活躍股期間處于凈買入狀態,合計凈買入金額達236.67億元。
具體來看,美的集團(42.91億元)、格力電器(28.83億元)、五糧液(22.75億元)、華泰證券(16.88億元)、招商銀行(13.63億元)、中國平安(12.05億元)和伊利股份(10.51億元)等7只個股期間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額均達到10億元以上,立訊精密(9.06億元)、萬科A(7.02億元)、海螺水泥(6.74億元)、溫氏股份(6.64億元)、興業銀行(5.81億元)、山東黃金(4.77億元)、云南白藥(4.71億元)、分眾傳媒(4.55億元)和海爾智家(4.23億元)等9只個股期間均受到4億元以上北上資金搶籌。包括東方雨虹、恒生電子、濰柴動力、保利地產、洋河股份、邁瑞醫療等在內的21只個股期間也實現北上資金凈買入。
二級市場方面,上述37只個股中,10月份以來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27只,占比逾七成。其中,藍思科技(32.04%)、老板電器(25.29%)、立訊精密(22.61%)、分眾傳媒(17.33%)、東方雨虹(16.37%)、美的集團(15.24%)、恒瑞醫藥(14.65%)、濰柴動力(14.56%)和云南白藥(14.02%)等個股期間股價表現相對突出,期間累計漲幅均逾14%。
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37只個股后市投資機會受到機構普遍認可,近30日內共有37只個股獲得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有32只個股近期機構看好評級超過10家,五糧液(32家)、萬科A(29家)、瀘州老窖(28家)、海螺水泥(27家)、立訊精密(25家)、索菲亞(24家)、老板電器(23家)、美的集團(23家)、萬華化學(22家)、恒瑞醫藥(21家)、恒生電子(21家)、保利地產(21家)、邁瑞醫療(20家)和洋河股份(20家)等14只潛力股近期被機構扎堆推薦,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達到或超過5家,后市上漲潛力或更足,值得關注。
對后市投資策略,國金證券表示,11月份由于中盤股的納入,本次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規模將為歷次最高,預計為493億元人民幣,大盤股和中盤股被動增量資金分別為281億人民幣、212億人民幣。隨著A股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疊加A股納入MSCI等事件,外資長期流入大勢所趨,將成為支撐市場底部的重要力量。從行業來看,預計11月外資增量流入“醫藥、銀行、食品飲料、非銀、電子”等行業規模較大,上述板塊值得關注。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張穎 吳珊)
14:25 | 斯凱奇宣布同意被3G資本收購 預計... |
14:20 | 年營收首破千億元 四川長虹加速AI... |
11:40 | “7天5板”牛股突發利空,開盤跌停... |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