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1月20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2021年度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結果,120家機構僅12家通過,其中5家化妝品檢驗檢測機構中有2家被點名通報,不合格率達4成。
自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后,行業監管力度加強。
受監管收緊、新冠疫情等因素綜合影響,曾經受資本狂熱追捧的新消費,正在“降溫”。2021年下半年開始,新消費領域的投融資數量和數額都明顯減少,大批新消費企業融資遇阻。公開信息顯示,二級市場上,完美日記等美妝品牌上市后股價表現不佳。
在此背景下,不少投融資機構預測:功能性護膚品依然是值得關注的賽道。
化妝品消費“遇冷”?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資本放棄彩妝了”“資本不看美妝了”類似的聲音不絕于耳。
而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這一波消費遇冷,還談不上太冷,只是因為估值太高,投資人算不過來賬了,冷靜一陣,估值降低了,投資人還會回來。而回來投資的標的,必然是首選行業頭部,并且具備長期盈利增長的基因。當下已經有消息流出,一些證券機構已經對貝泰妮、華熙生物等頭部企業展開新一輪調研,籌劃抄底。
伴隨2021年化妝品監管新法規元年的到來,中國化妝品行業正式邁入功效評價時代。《科技賦能下功能性護膚品趨勢洞察報告》預測,到2023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占整體護膚品市場的22.9%,中國功能性護膚品發展潛力大。
這條賽道上,愛美客、貝泰妮、華熙生物、珀萊雅、上海家化等,依然是A股市場上價值投資者看好的行業標的,市值長期處于百億梯隊。
據了解,華熙生物2021年僅上半年達到12億元的收入,同比上升197.55%。
愛美客有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條例會讓護膚品形成良性競爭,對安全有效都需要有驗證依據并且質量管理更加嚴格,類似醫藥的管理模式,摒棄以宣傳為主混淆消費者認知的產品,給更多注重產品研發本身的企業帶來成長空間。
國際大牌頻頻翻車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近年來國際大牌在中國市場上屢屢翻車、走勢疲軟。
據了解,去年上海市場監管局的處罰公告中,許多國際大牌都榜上有名。喬治·阿瑪尼、迪奧等知名品牌,因為“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而被處以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不等的罰款。
曾幾何時,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占據”著中國消費者的化妝臺。現如今,當下的許多年輕人并不再盲目迷信這些國際大牌。
消費者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據《公眾國外品牌消費行為調查報告》:六成人知道國外品牌存在“中外雙標”的現象,超四成人明確表示遇到就堅決抵制,七成人表示會增加國貨消費比例,半數人希望外企打破慣性思維與傲慢、盡快統一內外標準。
伴隨著消費升級、國潮高漲,國內功能性護膚品則呈現出強勢崛起的態勢。在基礎研究、技術工藝、產品品質等各方面,國貨化妝品品牌已經與國際大牌企業不相上下,并進一步占據中國消費者心智。2021年“雙十一”期間,聚美麗聯合解數咨詢推出的“天貓美妝類目TOP30”品牌排名中,貝泰妮旗下薇諾娜、珀萊雅、自然堂、華熙生物旗下夸迪、上海家化旗下玉澤等國貨品牌,均榜上有名。
敢于和國際大牌分庭抗禮,國貨護膚品這種積極的消費狀態,也給了資本市場巨大的機會和信心。
有券商人士表示,切中趨勢、想象空間大、成長快是投資的幾個重要考量點,功能性護膚品恰恰符合這幾點,構建起強勢估值邏輯。短期來看,護膚品企業的股價受宏觀環境、行業政策、多空博弈等多種因素影響;長期來看,以貝泰妮、華熙生物、珀萊雅、上海家化為代表的功能性護膚品企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愛美客上述人士還告訴記者,中國功能性護膚品潛力巨大,隨著大眾對功能性護膚品的認知普及,電商渠道的滲透率也會越來越高。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也表示,市場資金流動性過度充裕,需要尋求能夠帶來收益的資產,在當前優質資產稀缺的背景下,開始進入具有相對想象力的消費領域。消費景氣整體下行,但是消費者結構也出現明顯分化,年輕群體的消費熱情相對下降較少,因此圍繞這一群體的消費品賽道仍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間。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