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勝良
悄無聲息,一部分上市公司市值就要靠近3億元了,它們靠近了一條危險的紅線。滬深交易所新近發布的退市新規,新增了“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人民幣3億元”的退市情形。曾經火熱的殼資源炒作,又額外面臨一道新規的約束。
截至1月15日收盤,*ST成城、*ST長城2家上市公司市值分別為3.26億元、3.78億元,假若再有幾個跌停,就很可能滑落到3億元的“深淵”。此外還有4家上市公司市值在4億多元,市值6億多的則有6家。不到10億元的公司目前有38家。
從上市公司4000多家的數量看,市值不到10億元的占比只有1%,并不算多,逼近3億元的只有2家,更是少之又少。但這是一個信號,意味著殼資源炒作風險進一步加大,同時低市值股票已無法吸引投資者。
前些年有券商做過統計,只要無腦買入市值最靠后的股票,按一定時間將一些上漲股票剔除,繼續更換為市值靠后的公司,業績的豐厚程度將超過明星基金經理。在此情況下,市值10億元以下的公司都比較少見,沒法想象一家上市公司市值會只有3億多元。不少ST的股票靠著被借殼、被重組還能浴火重生,一些公司即使退市還能搞到“返程票”,為火中取栗的投資者帶來豐厚利潤,也助長了炒差情緒。
殼資源的價值其實也是市場化的,如果IPO停止,這些殼資源價格就會上漲;如果IPO開放,殼資源的價格就會下跌。不過,隨著IPO常態化及注冊制來臨,上市公司數量增多,優質資源可以很快IPO,ST板塊就不行了。原來只要炒作下去,就能靠概念做市值,但后來這一套慢慢不靈了,花招百出也鮮有捧場。殼資源急速貶值,不少資本在這里栽了跟頭。
此前公眾熟悉的面值退市,讓不專注公司業績、只會炒作的公司無處遁形,讓業績差的公司現出原形。此外,現在虛增利潤達到一定程度,也會退市。信息披露、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或半數以上董事對于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等,也有可能被退市。這些不是業績不佳,而是脫離了監管部門的有效管理,投資者已無法判斷和掌握公司情況,都可能讓一些不良公司猝死。就跟血細胞一樣,有新造的補充,有老去的死去,血液才能保持營養有活力。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