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朱寶琛 李正 見習記者 郭冀川
科創板是一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賽道”,“運動員”則是“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在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一周年的時刻,我們遴選了科創板從鳴鑼開市一路走來的6個精彩瞬間。它們既是科創板成長的寫照,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縮影。
——題記
科創板新“賽道”起跑
開市一年四大成績斐然
2019年7月22日上午9時30分,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敲響了科創板開市鑼。
科創板開市當日9時46分,首批25家上市公司合計成交額突破百億元大關,10時突破200億元,10時43分突破300億元。截至當日收盤,25家公司平均漲幅約140%,平均市盈率約120倍。
截至今年7月17日,科創板已上市交易企業達130家,總市值逾2.4萬億元,平均市盈率96.28倍。7月20日,寒武紀、艾迪藥業也將掛牌科創板。至此,科創板掛牌上市企業達132家。
“科創板開創了A股市場的諸多先河,出現了A股近10年來最大的IPO,也有虧損企業、紅籌架構公司、特別表決權公司上市的情況。”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華北區主管合伙人童傳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上市企業很好地體現出了“科創屬性”,根據目前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科創板上市企業2019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為12%,領先于其他板塊,并呈現出輕資產、高毛利率、高凈資產收益率的特點。總體來看,開市一年來科創板的運行符合預期。
財達證券投資銀行部郭宣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截至目前科創板至少已取得四大成績:第一,有效支持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實現了金融資本向技術資本的轉化,形成了有效的創新驅動力;第二,試點注冊制平穩有序運行,中介機構責任不斷壓實;第三,關鍵制度創新經受住了市場檢驗,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機制、“保薦+跟投”的利益約束機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定價配售機制等有力保障了發行、交易平穩運行;第四,科創板的成功實踐為我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科創板設立以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交易活躍度高,有效帶動中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
“未來,科創板的制度規則也應進一步完善,如優化工作程序,進一步提高審核效率。”童傳江建議,在問詢問題上可以減量提質,重點關注影響投資者判斷的一些關鍵問題。要引導發行人、中介機構進一步理解注冊制下信息披露的要求,提高回復問題的質量。
對于未來科創板的發展,郭宣忠建議,針對當前科技發展熱點和未來發展趨勢,進一步增強科創板的包容性,及時擴大、調整科創板上市范圍。
132名運動員登場競技
“試驗田”示范效應躍然呈現
今天(7月20日),寒武紀、艾迪藥業將掛牌上市,科創板上市交易企業增至132家。作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的掛牌上市,勢必成為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的一個精彩瞬間。
往前追溯,今年4月29日,隨著光云科技的上市,科創板正式進入“百家時代”。從0到100再到今天的132,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所起到的示范性和引領性作用躍然呈現。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正向推動作用,一是進一步助推創新型國家戰略發展,明確走科創引領發展模式,進一步激活資本市場;二是擬上市公司分布導向更加順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使得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真正脫穎而出。
陳靂進一步解釋說,由于科創板首先在發行制度上就和主板有很大的不同,能讓投資者更充分地了解企業概況,從而得出估值判斷,市場價格波動將更多取決于企業自身實際經營情況。同時,在注冊制環境下,退出標準也會同步強化并執行,優勝劣汰的效應會進一步加強。
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過去的IPO制度下,首先考量的是企業盈利指標,導致許多科技型、成長型公司被“淹沒”。同時,由于核準制流程等原因,制約了公司上市速度。而注冊制,可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下,從接收材料到審核、上市委會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注冊,到最終的發行上市,時間大幅縮短,效率不斷提高。比如中芯國際,在6月1日獲得受理,6月19日過會,6月29日獲批,7月16日掛牌,科創板效率盡顯。
上交所日前表示,科創板審核注冊工作已實現從“1.0版本”向“2.0版本”的全面進階。“升級”中的科創板審核問詢突出重大性、針對性,突出為投資者判斷提供有效服務,問詢問題減量、提質、增效。科創板二輪問詢后即提交中心審核會討論和上市委審議的企業占比已由17.7%提升到24%。從用時看,扣除補充財報、回復用時等影響,審核端用時平均為65天,“2.0階段”之后平均47天。
從65天減少到47天,時間大幅縮短,效率大幅提高,原因何在?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在今年6月份曾表示,這是因為在審核理念沒變的前提下,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把選擇權真正交給市場,不斷簡化發行上市的條件,增加包容性。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