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場連續調整,有機構表示當前市場調整已經脫離基本面,市場悲觀情緒過度演繹。與此同時,有私募機構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抄底低估值優質資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利好不斷聚集,未來市場內外不確定預期逐步消除,悲觀預期有望好轉。
調整超出基本面
盡管周末消息面出現多重利好,但本周指數再度全線下行。不過,諸多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市場調整幅度已經脫離了基本面。河東資產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傅剛說:“目前市場主流觀點認為中國的資產是低估的,且中國經濟體量龐大,可以通過內部優化和挖掘潛力來抵消外部的沖擊。當前低落的流動性和投資人情緒也許還會延續一段時間,但長期看是反向指標。”
新華基金認為,市場并非會完全單向調整,近期調整或引發短線估值反彈,中期需關注的變量是經濟數據、外盤風險及匯率等因素。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美股暴跌使得全球范圍風險偏好急劇惡化,A股也難以獨善其身,但下跌幅度超出了基本面。美股暴跌,一方面是美聯儲加息與鷹派講話,疊加近期原油上漲,加劇了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另一方面是美股長時間上漲積累了較多風險。當前A股市場跌破熔斷底并擊穿2600點,無論從基本面、技術面、成交量、估值、破凈股數等多維度看,都已無需過度悲觀,市場大概率會在底部震蕩。
某基金研究中心認為,近期中國市場受外部因素影響,風險偏好急速下降。短期美元、美債、原油同時處于高位的“三高”格局對新興市場的沖擊較大,這不僅打破了股票市場高股權溢價率和估值底的平衡,同時引發了2月初以來又一次外資流出。不過,目前的流出是短暫的,前有MSCI和富時對A股被動配置權重的認可,后有滬倫通政策出爐后年內開通的預期,未來不排除外資成為A股持有人結構中有顯著定價權的一方。此外,當前的估值水平已經很大程度隱含了基本面趨勢下行的預期,同時與外部利空相關的板塊今年以來的跌幅也反映了市場的悲觀預期。
部分機構入場“抄底”
與此同時,一些低倉位機構近期開始加倉。格雷資產表示,市場經過3年多的熊市洗禮,已經進入磨底階段,他們在適度控制倉位的情況下,對看好的優秀企業加大了布局力度。在格雷看來,業績持續成長的好公司跌下來,是長期投資者最大的機會,熊市后期的積極布局,才能保證未來的大幅收獲。
北京某私募基金經理王強(化名)說:“節前反彈時倉位并不高,當時也進行了反思:不應在大跌之后減倉,在低點時應該大量增持價值股。因此,節后確立的思路是如果A股受外盤拖累跌幅較大,將積極布局。考慮到本周市場調整較大,因此已小幅加倉。”
當然,也有機構在耐心等待右側交易機會。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等指數進入新的運行區間再做安排,目前就是等待企穩。
弱市下入場,自然有“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擔憂。某基金人士表示,短期市場很難預測,尤其在市場底部、情緒過度悲觀時,投資者在利好消息出臺后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變現,市場最低點確實比較難以判斷。不過,當前肯定是重要投資區域,如果是長期資金就肯定可以入場了。
北京某中型私募則強調謹慎操作。策略上,底線思維、安全邊際依然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時伺機而動,爭取把握好未來潛在的反彈機會。目前市場在底部區域,但很難說是絕對低點,因此策略上會預留一定的現金倉位。行業上,低估值、安全邊際為核心。總之,操作上謹慎一些,研究上積極一些。
悲觀預期有望逐步扭轉
情緒的過度悲觀或與市場不確定性預期有關。北京某券商人士表示,市場走勢有其內在規律,這在短期內難以扭轉。確定性對投資是最關鍵的,但目前確實面臨不少可能的變化。
也有一些機構看到了不確定預期下有利因素的持續聚集。“現在應該更積極地面向未來了。”王強說,各類減稅政策、民企保護的1號文、回購修改《公司法》、放松并購政策允許融資補充流動資金、保險鼓勵支持民企、深圳國資百億弛援上市公司等利好一直在出臺。國壽安保基金也指出,近期國內政策觀察的重要性增強,后續降準、減稅等政策對沖將使市場進一步大跌空間有限。工銀瑞信基金認為,考慮到國內穩增長和穩預期類政策信號不斷出臺,后續市場仍然存在由經濟悲觀預期修復推動的反彈基礎。
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無風險利率和通脹的上行預期是影響市場短期走出弱勢的關鍵。從目前監管層的表態,預計國內貨幣政策大概率不會受美聯儲連續鷹派表述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供給側所導致的通脹預期在自然災害已過、環保限產力度漸弱、全球需求走弱的格局下,CPI引發通脹預期的概率較小,難以使貨幣政策收緊。同時,當前國內改革的深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優惠、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等,不僅有利于短期情緒的穩定,更為中長期微觀企業、中觀行業和宏觀經濟的修復指明了方向。
即便是美股走勢帶來的影響,也仍有待觀察。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說:“大體維持對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正面判斷。如果經濟增長符合預期,此次調整可能和一季度類似,是估值回歸均值的技術調整,當市場確認經濟和企業盈利沒有問題后,可能恢復緩慢上行。不過考慮到美股同樣面臨外部利空,市場情緒可能更悲觀,因此需密切關注新的財報季,企業對明年的展望會是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