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今天,是《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過渡期的最后一天。
《指導意見》出臺三年多來,給國內理財市場、資管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統一監管規則、凈值化轉型等改革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總體來看,《指導意見》對資管業發展提出了諸多規范要求。比如,打破剛性兌付。《指導意見》正式實施后,保本型理財產品將成為過去。
在《指導意見》三年過渡期中,資管行業逐步向“打破剛兌、回歸本源”轉型。投資者教育是保證資管新規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資管產品全面凈值化轉型的背景下,底層資產的價格波動會直接反映到產品的凈值走勢上,且產品的收益和虧損都要投資者自行承擔,這對習慣了“保本收益”的投資者而言,需要適應。投資者的成熟度,將深遠影響資管行業的未來。
銀行理財產品是眾多投資者打理“錢袋子”的不二之選。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財市場數據分析》顯示,截至9月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元,同比增長9.27%,凈值化比例超86%。《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顯示,截至6月底,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達6114.09萬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加強投資者保護是銀行監管關注的重點。前不久,銀保監會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明確理財公司應當在合同中與投資者事先約定理財產品未來可能運用的流動性管理措施,并按規定向投資者披露理財產品面臨的主要流動性風險及管理方法、實際運用措施情況,維護投資者知情權,促進其形成合理預期、作出理性決策。
從銀行來看,應當幫助投資者盡快適應全新的理財市場。比如在凈值化轉型期間,向投資者普及資管產品運行原理,揭示不同底層資產和投資策略產品的投資風險,讓投資者自主決策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有效避免因投資前對凈值化管理產品認知不清導致的糾紛風險。同時,也可以展開宣傳講座等多種形式,積極開辟投教渠道,形成投教氛圍、擴大投教影響力。讓投資者理解打破剛性兌付其實是讓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更加匹配,培養良好的投資習慣,通過長期投資來平滑凈值波動。
對投資者來說,也應及時提升相應的投資能力,投資決策、投資行為要跟上新的變化。
《指導意見》致力于打造“真資管”環境,投資者教育是打造資產管理人與投資者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一項持續的工作。當投教知識真正轉化成投資者理性投資的理念和能力時,“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全新資管局面才會形成,資管行業方可行穩致遠。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