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中國期貨市場的合格境外投資者可交易品種進一步增加。
近日,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上期能源”)和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等5家交易所同步發布擴大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可參與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范圍的公告。本次增加的可交易品種數量多達29個,國內首個指數期貨——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合約被納入可交易品種。加上此前可參與交易的46個,意味著QFII和RQFII可交易境內品種增至75個。
中糧期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英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期貨市場新增29個品種向合格境外投資者開放意義重大,不僅有利于提升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還將增強國際交易者對中國市場的信任與認可。
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品種不斷豐富。從客戶數量看,境外客戶數穩步增長,2024年末境外有效客戶數同比增長17%。從交易情況看,境外客戶參與度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末,境外客戶持倉量同比增長28%。
“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品種擴圍意義重大。”楊英輝表示,首先,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提升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影響力,增強大宗商品定價話語權;其次,新增品種覆蓋新能源、化工、金屬、農業等多領域,滿足QFII和RQFII多元化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再次,綠色期貨品種開放助力QFII和RQFII參與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加速“雙碳”目標落地;最后,彰顯中國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的決心和全球競爭力,增強國際投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任與認可。
近年來,中國期貨市場雙向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國際化業務已成為頭部期貨公司重要布局方向。國際化業務包括“引進來”和“走出去”。在“引進來”方面,中國期貨市場以品種多、流動性好、制度健全與風險可控等優勢不斷吸引海外產業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對此,期貨公司也在加快對該業務的布局。
截至目前,期貨公司在A股上市的有4家,對國際化業務的重視程度可從其財務報告中窺見一斑。如,某公司2024年半年報顯示,去年上半年,該公司持續深化境內外一體化管理,完善全球布局,以滿足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國際投資者“引進來”為切入點,強化業務能力和投資者服務能力;通過QFII和RQFII資質,為境外客戶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提供渠道以及配套服務;同時,積極開展新業務探索,尋找新業務增長點。
“公司在國際化業務布局方面,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雙舉措。”楊英輝向記者補充表示,未來公司將積極利用境內外市場進行現貨定價和風險對沖,在“走出去”方面擁抱國際市場,加大開發培育力度,積極推動中國期貨市場“引進來”的國際化進程,提升“中國價格”國際定價能力。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