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創業者李良偉到現在還難以相信,他的家具零部件生產項目即將落戶當地的雙創孵化園。而這得益于自2016年起民生證券與南康區人民政府簽訂的結對幫扶協議,其中,民生證券與當地簽訂主承銷協議,發行雙創孵化專項債券總規模7.7億元,用于支持雙創孵化園區項目建設和補充營運資金。
這是民生證券金融扶貧的一個縮影。民生證券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鄭州市證券公司,誕生于行業起步之初的階段,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民生證券成立33周年。民生在勤,守正創新。民生證券將苦練內功,加速轉型,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增資擴股沖刺綜合型券商
從最初的公開發行股票、經紀交易等證券活動出現,到股權分置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與資本市場發展同路同行,民生證券30多年來歷經數次關鍵變革,承受住了壓力和考驗,通過增資擴股突破瓶頸,向綜合型券商轉型、服務實體經濟的路徑愈加清晰。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證券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落地生根。與時代同行,民生證券業務范圍從河南向全國范圍迅速擴張,注冊資本從1986年成立之初的90萬元,到1996年增至1億元,再到2002年中國泛海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注冊資本一躍增至12.82億元,并更名為民生證券。
順應改革新形勢,2005年,民生證券成為首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保薦機構,并助力吉林敖東、華儀電氣等1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2007年,公司首單IPO北斗星通通過發審委審核后,公司投行業務取得重大突破。
聚焦競爭實力提升再出發。2010年以來,公司經歷了3次增資,注冊資本從21.7億元增至2018年的96.2億元。
通過不斷增資壯大服務能力,30多年來,民生證券已從地方區域性券商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綜合型券商。景旺電子、安井食品等64家企業IPO項目接連落地,泰達控股、三一重工等80多個公司債及企業債項目落地生根。民生證券還陸續與佛山順德、揚州江都等地達成合作協議,以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的形式助力地方產業和企業發展。
“作為泛海旗下的核心金融平臺,民生證券積極承接和配合集團金融相關項目,實現業務協同。未來將進一步推進與集團金融板塊和投資平臺的協同合作,提升綜合競爭實力。”民生證券董事長馮鶴年表示。
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
30年來,歷經幾何式增長之后,券商行業邁入經紀業務趨于飽和、資管投行業務競爭加劇的紅海市場。面臨行業的“危”與“機”,民生證券靈活求“變”,努力通過差異化競爭提升實力。
“推動證券公司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是當前行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實現內生性增長的基本方向。縱觀境外成熟市場,也是在經歷傭金率下降后,出現互聯網經紀商、財富管理機構、精品投行等多元化行業發展格局。”馮鶴年指出,券商應當找準自身優勢和定位。就民生證券而言,一方面,公司希望能夠提升科技金融實力,帶來更多與潛在戰略客戶合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資產管理業務將從通道業務向主動管理方向轉移,建設差異化競爭能力。
目前在科技金融領域,普惠型大類資產配置服務“AI投”、財富匯可提供場景化投資助手、智能投顧平臺不斷落子,公司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客戶進行全球化、全資產類別、全生命周期的資產配置提供服務。
財富管理領域,現金管理、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和另類投資,以及相關創新產品組合服務紛紛落地。民生證券建立了完整的金融產品庫,在投資期限、投資門檻、收益、風險多個維度上實現全風險等級產品覆蓋,打造金融產品超市,全力實現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平臺。
為發展有競爭實力的機構服務業務,馮鶴年指出:“公司不斷豐富業務體系,投行業務在鞏固傳統業務優勢的基礎上,均衡發展多元化業務,探索投行+投資業務新模式;固定收益業務利用團隊優勢,加快完善業務資質牌照,提高固收投資、做市、銷售交易規模及收益;經紀業務立足傳統,大力發展非通道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資產管理業務將從通道業務向主動管理方向轉移,建設差異化競爭能力。”
守正創新加速服務升級
30年風雨兼程,券商行業形成了頭部大型綜合性券商領跑,中小型、區域型券商特色化發展的行業格局。民生證券也已在全國擁有80多家分支機構,投行事業部擁有各類專業人才近500人,成為國內規模較大、專業素質較高的投行團隊之一。揚帆起航新征程,民生證券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加速服務升級。
眼下,服務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科創板,民生證券成功拿下10家科創板上市資源。但機遇與挑戰并存,針對科創板確立的市場化風險定價機制,保薦承銷機構需要采取“保薦+跟投”模式,這對券商的項目質量、長期投資判斷等形成了新的考驗。上市后,超額配售選擇權的實施等制度創新也將考驗券商的資本實力及風險定價能力。
為壯大資本實力,民生證券已啟動增資引戰計劃,希望能夠引入有實力、也有能力為公司“賦權”的戰略投資者,提升公司資本規模。公司計劃在未來3-5年內,陸續啟動H股及A股上市計劃,打開融資渠道。
“今年,科創板注冊制試點落地等各項改革將持續推進,為券商帶來發展機遇。對外開放進程加快,境內證券公司將加快與國際成熟市場模式接軌,也將為海外業務的拓展提供較好發展機遇。”把握發展機遇,馮鶴年指出民生證券未來發展的四大著力點,一是準確定位有效客戶群,集中優勢資源服務成長型、創新型企業;二是打造一體化發展平臺,轉型“服務中介+資本中介+資本投資”;三是打造公司產品銷售平臺;四是打造戰略客戶及區域金融服務平臺。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