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也有一只股票簡稱為申萬宏源,但并非A股上市公司申萬宏源
■本報記者 呂江濤
昨日,申萬宏源公告稱,已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核準公司新發行不超過64.79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全部為64.79億股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后,公司可到港交所主板上市。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18年實現凈利潤前十名的券商中,只有兩家公司尚未實現A+H上市,分別是申萬宏源和國信證券。而如果此次申萬宏源成功赴港上市,其也將成為第12家A+H券商。
將發行64.79億股H股
近日,港股申萬宏源(00218.HK)宣布,公司在聯交所買賣的普通股中文股份簡稱將由“申萬宏源”更改為“申萬宏源香港”,自2019年3月20日上午9時正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申萬宏源香港的控股公司是申萬宏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ShenwanHongyuenHoldings(B.V.I.)Limited,兩者均為A股上市公司申萬宏源(以下簡稱,申萬宏源)的子公司。所以申萬宏源和申萬宏源(香港)不是A+H股的性質,而是母公司與孫公司的關系。
對于申萬宏源香港此次改名,有業內人士預計,這預示著申萬宏源赴港上市“好事臨近”。
昨日,申萬宏源公告稱,3月18日,公司收到證監會批復,核準公司新發行不超過64.79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完成本次發行后,公司可到港交所主板上市。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2019年1月9日,申萬宏源公告稱,公司近日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材料,已經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1月18日,申萬宏源就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說明書。
根據公告,發行的H股股數不超過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0%(超額配售權執行前),并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而關于募資資金的用途,申萬宏源稱,公司發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公司及子公司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推動境內外相關業務發展。
此外,招股書中也對申萬宏源的實際控制人中央匯金的持股情況進行了羅列,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中央匯金直接持有申萬宏源已發行的總股本約22.28%,中國建投持有申萬宏源已發行的總股本約29.27%(中央匯金持有中國建投100%股權),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申萬宏源已發行總股本約0.88%(中央匯金持有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光大集團持有申萬宏源已發行的總股本約4.43%(中央匯金持有光大集團55.67%股權)。
頭部券商競相A+H上市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目前,A+H券商一共有11家,分別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中原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如果申萬宏源成功赴港上市,其也將成為第12家A+H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市券商2018年年報或2018年業績預告統計,2018年實現凈利潤前十名的券商中,只有兩家公司尚未實現A+H上市,分別是申萬宏源和國信證券。
整體來看,2018年全年凈利潤排名前十名的上市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中國銀河證券和光大證券。其中,申萬宏源的排名較2017年躍升3位,在去年券業“寒冬”中業績表現可圈可點。
有券商人士認為,由于港股市場吸引力抬升以及國際化業務布局的需求,近年來內地券商集中奔赴香港增資擴股的趨勢明顯。通過發行H股搭建境外融資平臺,吸引國際資本,有利于增強券商的國際知名度,提高公司跨境業務服務能力。
而對于申萬宏源此次赴港上市,也有券商研報指出,整體來看,去年申萬宏源證券在資產管理業務上,主動管理規模穩步增長,股權融資項目和新三板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優勢。另外,國際業務發展也對申萬宏源在海外布局和業績增長方面有所助力。當前,A+H上市逐漸成為頭部券商的“標配”,若此次成功登陸H股,申萬宏源的資本金將得到補充,進一步促進公司推動境內外相關業務的發展。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