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展演變,資產管理行業分為銀行主導階段、市場主導階段和證券化階段等三個階段。相較而言,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尚處于萌芽階段,整個金融體系仍維持銀行主導型模式。各類資產管理機構之間基本屬于資金來源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和通道機構的上下游關系。然而,伴隨“資管新規”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獲批,國內資產管理行業競爭格局的重塑正呈現加速態勢,原有的市場結構已逐步被打破,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必將尋謀新的業務發展方向及戰略布局。
《2018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資管行業總規模約124.03萬億元,較上一年度有所回落,其中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以及信托公司分別下降2.5萬億元、2.0萬億元和1.9萬億元,合計下降達6.4萬億元。與此同時,以通道、剛兌、資金池等業務居多的資產管理機構受到的沖擊和影響相對較大,其管理規模也面臨持續下降,甚至已有部分基金子公司宣布撤銷,相關人員部分被并入母公司。整體而言,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及資管新規的實施下,未來資管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仍很大。
當然,占據資管業務核心資源的資產管理機構或許在這場新的競爭格局中不會太差,諸如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資金端和資產端方面占優,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及保險機構的研究、投資與管理都有主動管理能力,信托公司在另類資產管理業務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因此,各資產管理機構務必結合自身的優勢加強戰略布局,盡早抉擇,搶占先機。
作為未來大資管的重要參與力量,券商資管應當如何應對,筆者認為,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引進并留住優秀人才。公司業務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近幾年,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快速發展,信托公司、券商資管、保險資管、期貨資管、私募機構、公募基金和銀行理財等多類別投資管理機構的出現,已加劇了人力資源的競爭。
然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獲批,各銀行機構又積極發布社會招聘公告,搶占并引進投資研究、估值核算及運營、產品研發及管理、風險管理、審查審批、法律與合規、銷售管理和信息科技等各類優秀人才。
因此,為了建立有競爭力和持久穩定的團隊,提升公司投研等綜合實力,券商資管應當敢于在激勵及考核機制方面進行創新與突破,對接市場化的薪酬體系,設置合理的職級體系以及在職培訓體系,通過各類團隊活動等提升團隊凝聚力及業務水平。同時,建立并完善利益分享機制,最大限度地將員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綁定在一起,提升員工的向心力,激發優秀人才的工作激情。
其次,依托和整合券商自身資源,充分發揮其稟賦優勢。通過數十年的發展,券商已經在經紀業務和財富管理方面積累了大量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理財客戶,在投資銀行業務也沉淀了較多的優質企業客戶和交易資源,而且在銷售交易和證券研究業務更是位居資本市場的前列。
因此,券商資管可以憑借銷售和客戶服務隊伍的建設,加強對機構和渠道的全覆蓋,并對重點區域與渠道進行鞏固優勢,同時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大類資產配置建議和服務,提升客戶服務質量,增強客戶黏性。除此之外,甚至有些大型券商還具備較強輻射和覆蓋全球資本市場的國際業務能力,為高凈值客戶或機構客戶提供海外資產配置服務。
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雖可以直接投資于股票,但是因權益類資產投研能力尚在建立之中,故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權益類資產配置上可能仍需較長準備時間。在此期間,券商資管可以依靠自身投研實力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機構,為其提供多樣化的策略選擇及強大的投研能力。因此,委外業務對券商資管而言仍然具有相當的空間和機會。
最后,申請獲批公募業務管理資格,彌補現有業務形態的短板。根據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可發行公募和私募兩種產品,與“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的產品體系一致,即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同于擁有公募和基金子公司兩塊業務牌照。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陸續開業和運營,這不僅對券商資管有較大影響,而且與銀行資管業務及客群重合度較高的公募基金也將因此受到較大沖擊。
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規避業務短板,券商資管尤其是大型券商資管均紛紛申請公募業務管理資格。截至2018年底,取得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已達13家。公募業務管理資格的獲批,有利于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建立公私募資管產品線,積極創設ETF等被動管理類產品,豐富和完善資管產品體系,逐步培育和形成涵蓋權益類投資、固收類投資、量化投資、跨境投資及其他另類投資等多類公私募資管產品,滿足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并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結合國際資管行業的經驗,筆者認為,未來能夠長期生存的資管機構可能大致為三類:一是具有規模效應且能夠降低管理成本的資管機構。例如國外的貝萊德基金,其2018年底管理的ETF產品規模達1.35萬億美元,正是由于被動管理型基金的規模效應具極低的管理費率,使之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好的投資回報,因此可以源源不斷地吸收新增資金,形成良性循環。
二是具有顯著渠道優勢的資管機構。如美國管理規模前二十位的資管機構中有三分之一為銀行系,國內基金公司規模前十家中有近四成為銀行系子公司,渠道優勢能為資管機構提供先天稟賦。
三是擁有較強主動管理能力并為投資者持續創造超過市場指數投資收益的資管機構,但是這類機構的管理規模難有持續大幅增長。因此,在大資管時代和競爭日益加劇的宏觀環境下,券商資管應當盡早決斷,結合自身特點找準未來的發展定位,積極謀劃業務發展之路。
16:29 | 雙象股份:公司生產的PMMA產品均為... |
16:29 | 中集環科:公司主要從事罐式集裝箱... |
16:29 | 中集環科:公司將會積極應對市場變... |
16:29 | 國貨航:航空貨運具備高時效的特點 |
16:29 | 東方雨虹:公司2024年利潤下滑幅度... |
16:29 | 康弘藥業:KH631已進入Ⅱ期臨床試... |
16:29 | 雙象股份:公司PMMA產品生產、銷售... |
16:29 | 宏英智能:公司部分傳感器產品可適... |
16:29 | 聯動科技:目前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夠... |
16:29 | 國貨航:“駿運”為國貨航空運產品... |
16:29 | 海欣食品:通過多元化渠道布局提升... |
16:29 | 蒙泰高新:碳纖維項目實施公司為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