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郭冀川
5月7日,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奧雅納在京發布《城市韌性白皮書》,闡述了他們對城市韌性的最新實踐,涵蓋城市韌性的適應性策略、城市規劃和設計、公共衛生韌性、經濟韌性、基礎設施韌性、生態韌性、水韌性、建筑韌性和組織韌性等領域。
新冠疫情給很多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與認識,其中便包括一個城市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時,該如何找尋應對之策。“城市韌性”隨之走進地產行業的視野。業內公司紛紛考慮在城市建設中,當遭受到任何持續慢性的壓力或突然的災害沖擊時,如何提升城市生存并發展的能力。
奧雅納董事、城市創新中心總經理張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韌性是指復雜系統在面臨破壞性情況時持續發揮其功能的能力,城市是由多個復雜系統耦合而成的超級系統,城市韌性建設需要兼顧各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全面增進城市系統的結構適應性。‘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建設韌性城市’,隨著中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會有越來越多城市關注韌性建設,這也是中國城市化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
《城市韌性白皮書》通過城市韌性指數為城市賦能,使其能夠測量和監測影響其韌性的多重因素。該指數的主要作用是診斷城市的優缺點,衡量城市在不同時間的相對表現,用于輔助項目后期韌性總體規劃及技術方案的制定,應對各種已知和未知的沖擊與壓力。
奧雅納董事及院士、北京辦公室負責人劉鵬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未來新建建筑和城市更新中,一方面要著力推行各項節能減碳措施,另一方面要提高建筑的韌性,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外部環境條件的不確定性做好充足的準備。
《城市韌性白皮書》闡述了奧雅納開發并在全球廣泛應用的“城市韌性指數”以及不同專業的韌性評價框架,包括能源韌性框架、水韌性框架與評價體系和基礎設施評價系統等。例如奧雅納與相關城市及研究機構合作開發了城市水韌性方法,通過制定行動計劃,增強抵御水災能力的新舉措來增強城市水韌性。基于這一套評估系統,奧雅納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開發了氣候災害和基礎設施風險評估工具,可供沿江26個城市自行評估氣候災害對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影響,積極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氣候風險。
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技術創新所所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生態城市專委會和韌性城市專委會委員陳鴻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在面對新時代氣候變化(灰犀牛)和新冠疫情(黑天鵝)雙重風險疊加的背景下,我們發現‘低碳’和‘韌性’將成為未來城市的重要特性,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的低碳韌性城市將是應對主體,需要從空間格局和組織結構兩個方面加強城鄉空間生態化和社會治理智慧化的創新研究,以最終達到城市的‘碳中和’與‘高質量’發展目標。”
(編輯 田冬)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