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張安
被業內稱為“創造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微創醫療又要拆分業務板塊獨立上市了。
12月28日晚,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簡稱:微創醫療)發布公告稱,建議分拆微創腦科學有限公司(簡稱“微創腦科學”)股份于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公告指出,微創醫療間接持有微創腦科學約54.64%的權益。分拆完成后,預期微創腦科學仍為微創醫療的附屬公司。
同日,微創腦科學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摩根大通、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市場競爭激烈
滲透率較低
招股書顯示,營收方面,自2018年至2020年,微創腦科學收入分別為約1.24億元、1.83億元、2.2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3.7%,2021年前8個月,收入則為2.38億元,同比增長95.1%。
同期利潤方面,微創腦科學的毛利分別為1.06億元、1.46億元、1.64億元以及1.8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5.2%、79.7%、74.3%以及77.8%;凈利潤分別約為3332萬元、5410萬元、5586萬元以及8562萬元;凈利率分別為23.6%、25.6%、20.4%和23.2%。
研發方面,2018年至2020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2827.6萬元、3816.6萬元5303.7萬元。2021年前8個月,其研發投入為5294萬元,近乎去年全年投入總額。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早在今年11月11日晚,微創醫療發布公告指出,微創腦科學與中金資本、華翊資本、博華資本、潤昆天祿、同鑫投資、貝霖資本等簽訂1.5億美元融資協議。公告指出,融資完成后,微創腦科學的估值約為17.5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微創腦科學為中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公司。自2004年首個產品獲得批準起,目前共累積30款商業化產品及候選產品。目前公司產品組合涵蓋神經血管疾病的出血性腦卒中、腦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及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等領域。
灼識咨詢資料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于中國有六種經批準的治療產品,在同類中國公司中屬最多,目前,其有三種經批準的通路產品。招股書指出,微創腦科學在中國擁有89項注冊專利以及111項申請中的專利,其在其他10個國家擁有28項注冊專利及44項申請中的專利。就注冊專利而言,微創腦科學在中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公司中排名第一。
商業化方面,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微創腦科學已經滲透約2200家醫院,其中超1300家為三級醫院。2021年前8個月,產品已經滲透所有中國國家卒中中心排名前100的醫院。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0年收入而言,微創腦科學是中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市場中前五大參與者中唯一的中國公司。對國內市場而言,國際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公司仍占據主導地位。就2020年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的銷售收入而言,中國神經血管醫療器械市場的前五大參與者分別為美敦力、史賽克、MicroVention、強生醫療以及微創腦科學。
另外,根據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在中國,神經介入手術(于出血性腦卒中、腦動脈粥樣硬化及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領域)的滲透率維持相對較低的水平,2020年三個領域的滲透率分別為9.1%、1.0%以及2.7%。預計中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行業的規模將由2020年的58億元增加至2026年的17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1%。
對于此次IPO的募資用途,微創腦科學指出,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商業化、擴大生產規模、戰略投資收購以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拆分上市
或為規避風險
近年來,微創醫療在分拆業務上市一事上特別熱衷,從時間節點上看,其分拆上市的進程也在持續加快。
撇除微創醫療本身,其旗下心脈醫療于2019年7月登陸科創板。2021年以來,其旗下心通醫療、微創機器人先后于2月、11月上市、微創電生理也在6月底向科創板遞交IPO申請。此次若微創腦科學順利上市,微創醫療旗下分拆的子公司有望達到5家。
對于此次拆分上市的好處,招股書指出,分拆后,相關公司的價值將被更好地釋放。例如微創機器人,截至今日其總市值達到567.49億港元,已遠超母公司微創醫療的市值。
另外,從微創醫療今年的股價表現來看,自2021年7月以來,其股價持續下行。此次拆分是否受到公司股價變化的影響?對此,記者致電微創醫療,但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公司方面的反饋。
另一方面,某醫療器械行業從業者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在兩票制的政策要求下,對于部分醫療器械廠商而言,費率成本持續居高不下,對企業的持續性經營造成一定影響。將對應板塊業務拆分至體外,對于規避企業經營風險有很大好處。
微創醫療在招股書中指出,倘若上市成功,作為獨立上市公司,微創腦科學將擁有獨立的集資平臺及擴大投資者基礎,在資金投入上,無須依賴母公司。醫藥戰略營銷專家史立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當前階段國內醫藥企業處于成長期,登陸資本市場無疑是獲得資本加持的有效手段。
(編輯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