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琳 見習記者/林娉瑩
北京時間2月21日,唯品會披露未經審計的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唯品會實現凈營收26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1%,符合此前公司預期;此外,唯品會2018年全年凈營收為845億元,同比增長15.9%。
唯品會CEO沈亞對此認為,唯品會四季度的經營成果印證了好貨戰略的有效性,并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核心能力,每天都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選擇,這將推動我們的長期增長和盈利能力。”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唯品會的回歸特賣及好貨戰略,本質上是延續了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它對商品的把控能力。”
好貨特賣戰略成效凸顯
2018年7月份,沈亞曾在公司年中戰略溝通會議上明確了唯品會的回歸特賣戰略,并強調“要做自己擅長的事”。在這之后,唯品會主站便先后推出了“唯品快搶”、“最后瘋搶”等折扣特賣頻道,同時開始落實好貨戰略。在回歸特賣與好貨戰略的推動下,唯品會2018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9.14億元,實現第25個季度連續盈利。
“好貨是零售企業的本質與核心競爭力”。唯品會CFO楊東皓對記者表示,在唯品會的特賣模式中,好貨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一環,對好貨的聚焦是唯品會的長期戰略。
對于“好貨戰略”的具體落實,唯品會介紹稱,公司通過品牌合作與專業買手團隊等方式為平臺提供差異化好商品,建立比價系統推行裸價政策;并在充分搭建起好貨供應體系后,在唯品會平臺的折扣特賣頻道上向消費者集中展現經過品控把關的“好貨”。
付一夫認為,相較于其它擅長營造消費場景的電商平臺,唯品會的好貨戰略,便相當是集中精力去培育它的優勢領域,并通過其控貨能力保持品牌形象與行業地位。
唯品會的好貨戰略及特賣模式的回歸贏得了市場肯定。在2018年第四季度,唯品會的活躍用戶數為3240萬人,同比增長13%。報告期內總訂單數量達到1.4億單,同比增長35%。此外,唯品會的存量用戶深度運營明顯見效,其中唯品會超級VIP會員數量環比上季度增長38%,達到320萬人數,且流失用戶也得到了有效召回。
此外,唯品會與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效果也達到公司預期。在去年第四季度,騰訊及京東向唯品會日均貢獻了23%新客,唯品會微信小程序的新客環比增速達到38%。對此唯品會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利用騰訊平臺的社交功能探索不同營銷玩法,并深入開發微信小程序與騰訊共同提升轉化效果。
服飾品類助力經營效益改善
記者注意到,除了營收及用戶數實現增長,2018年第四季度唯品會的經營效益也出現好轉,其凈利率和毛利率相較第三季度皆得到了改善,分別為2.66%和20.64%。楊東皓對此表示,公司經營效益的復蘇主要原因是唯品會對高利潤服裝品類的關注。
據公司介紹,從2018年四季度開始,唯品會選擇將部分標品類從自營業務轉移到第三方商家平臺,以提高盈利能力。對此楊東皓進一步說道,“在本季度,我們開始將一些低利潤的品類從我們的自營轉移到第三方平臺,以減少它們對我們效益的影響。”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對品類布局進行調整后,唯品會選擇將上述第三方商家平臺產生的收入計入GMV(網站成交金額),但不完全計入凈營收總額;出于這種收入結構的變化,唯品會開始在財報中披露GMV,為市場衡量業務規模提供了一個額外視角。楊東皓表示,此舉旨在提高股東回報率,公司也會繼續致力于穩定利潤率。
付一夫對記者表示,唯品會這種做法在電商平臺普遍存在,通過此舉公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增加在售品類,并提升利潤與GMV。“這種做法對公司來說是好事,公司可以聚焦在自己擅長的品類和業務上”,付一夫補充道。
財報顯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唯品會GMV為418億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363億元增長了15%。公司表示,自四季度起,利潤率較高的服飾品類對GMV貢獻也有所增加。
21:16 | 首只百億元級跨境策略ETF誕生 |
21:14 | 技術攻堅與商業轉化共振 科創板生... |
21:11 | 奈雪的茶計劃在十周年啟動品牌全面... |
21:01 | 中信銀行牽頭承銷全國首批科技創新... |
21:00 | 多重風險因素疊加 *ST東通存在強... |
20:53 | 圣湘生物:第二屆監事會2025年第四... |
20:53 | 水晶光電: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53 | 四方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會決議公... |
20:53 | 四方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0:53 | 錫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53 | 新天地: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決... |
20:53 | 新興鑄管:202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