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一排排服務器在充滿液體的機柜里“泡澡”,與傳統規模龐大的數據中心大相徑庭的微型液冷數據中心,成為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碳博會”)的最大焦點。
這正是由網宿科技旗下子公司綠色云圖在碳博會上所展出的拳頭產品,運用了綠色云圖自研的浸沒式液冷技術,可將服務器散熱能耗降低90%-95%、IT設備能耗降低10%-20%,堪稱數據中心節能降碳之利器。
吸睛之余,在碳博會次日舉行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論壇上,網宿科技副總裁、綠色云圖總經理胡世軒進一步將液冷技術的成果和趨勢帶到會場。
胡世軒指出,“伴隨全國數據規模和數據中心機架規模提升,數據中心耗電量正迅速增長,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數據中心用電量將占全社會用電量4.1%。與此同時,‘雙碳’戰略不斷推進,數據中心作為耗能大戶,面臨愈發嚴格的節能要求。數據中心綠色轉型已然非常緊迫,液冷技術成為必選項。”
據悉,在數據中心能耗占比中,制冷系統的能耗占比為30-40%,提高制冷效率、減少制冷系統的能耗,早已成為行業共識。而液冷技術使用液體取代空氣作為冷媒,為發熱部件進行換熱,相比于傳統的風冷,液體的比熱容高出上千倍,可實現IT設備的高效制冷,同時還具備低噪聲、低TCO、安全可靠等優勢。
近幾年來,工信部《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改委《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明確鼓勵采用液冷技術。得益于政策支持,液冷技術由此進入規模化普及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博會前夕,三大運營商聯合發布《電信運營商液冷技術白皮書》,其中提出2024年開展規模測試,新建項目10%規模試點液冷技術,2025年開展規模應用,50%以上項目應用液冷技術。
對此,胡世軒在會上談到,這對行業而言是一場革命,從液冷技術應用比例的增速來看,釋放了非常明確的信號。同時這也印證了液冷技術將是數據中心節能降耗、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終極解決方案。
據了解,綠色云圖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液冷技術的企業之一,在2017年就已首批實現規模商用,自研的DLC浸沒式液冷技術,可將PUE值(電能利用率)降至1.049。目前綠色云圖已推出微型液冷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中大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集裝箱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以及定制化液冷解決方案等,廣泛應用于政府、媒體、軍工、通信、教育、互聯網等領域。
會上,胡世軒詳細介紹了液冷技術在超算實驗、5G基站、云渲染等場景的應用成果。以武漢大學為例,綠色云圖為其打造了液冷超算邊緣數據中心,滿足就地部署、無需改造、靜音等環境要求,有效支撐其大規模數據處理和高性能計算需求。實際運行一年以來,該數據中心實現了綜合PUE值低至1.08、制冷用電節約90%的節能效果。
“不僅如此,我們將液冷技術落地于網宿科技嘉定云計算數據產業園,打造了上海第一座全浸沒的數據中心,也成為上海市新型數據中心創新發展的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碳博會展覽現場,綠色云圖不僅展示了兩款全融合微型液冷數據中心——算力池(11U)、算力池(13U),此外還首發亮相了面向家用市場的游戲液冷主機,可極大提升C端用戶游戲體驗,最大程度節能降耗。
“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科技企業更應擔當重任,發揮先進技術力量,做綠色低碳的先行者和推動者。綠色云圖希望挖掘更多新的應用場景,覆蓋更多行業和領域,以液冷技術幫助社會各環節在數字化進程中減少碳排放。”胡世軒表示。
(編輯 張偉)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