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見習記者 蒙婷婷
11月26日晚間,雅化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參與收購河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國控”)持有的河北衛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衛星”)70%國有股權。公司表示,擬以公開摘牌方式參與此次股權轉讓,掛牌底價為1.85億元,具體交易金額將以競價結果確定。
河北產權市場于2021年11月1日發布公告,河北國控將其持有的河北衛星70%股權于2021年11月1日至11月26日在河北產權市場公開掛牌轉讓。截至11月27日,已有3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稱,意欲通過公開摘牌方式將河北衛星70%股權收入囊中。
河北衛星成民爆上市公司爭搶的“香餑餑”
據悉,河北衛星是河北省唯一的雷管生產企業,主要從事民爆器材生產、銷售、進出口等業務,現擁有4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擁有雷管生產產能1.13億發(其中數碼電子雷管產能1300萬發),工業導爆索1000萬米,塑料導爆管5600萬米,乳化炸藥生產產能1.1萬噸。此外,河北衛星及控股子公司宏達公司分別擁有非營業性爆破作業資質、一級營業性爆破作業資質及三級礦山總承包資質。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河北衛星實現營業收入8238.77萬元、凈利潤-296.77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河北衛星資產總額2.63億元、負債總額1.38億元、凈資產1.25億元。2021年1月份至9月份河北衛星實現營業收入2751.7萬元、凈利潤-1453.66萬元,截至今年9月30日,河北衛星資產總額2.68億元、負債總額2.8億元、凈資產-1145.13萬元。
“從上述財務數據來看,河北衛星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整體都不太好,考慮到2020年可能受疫情影響,但2021年利潤情況仍不見好轉,說明河北地區工程建設對民爆制品的需求,長期來看并不大。”某證券公司化工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民爆企業而言,其生產資質和國家審批產能更為有價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告訴記者,盡管從凈資產及凈利潤角度來看,河北衛星并不具備優勢。“但民爆行業的資產價值并不在于企業資產和盈利能力,其最關鍵的資產在于其資質,通過和其他民爆企業進行整合,其盈利能力有望被重新激活。”
記者注意到,除四川雅化集團以外,參與此次競價交易的公司,還有山西壺化股份和貴州保利聯合。盤和林認為,由于民爆行業具有高資質門檻、一定業務輻射半徑等特性,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河北衛星獲取其資質的同時,快速擁有了河北區域民爆市場,這或許是相關公司爭相搶占的主要原因。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也表示,“跨省或者跨區域作業、長遠距離運輸民爆物品的安全風險較大,使得國家對于危化品爆燃品的安全管控日趨嚴格,企業通過并購方式來擴大業務‘地盤’成首選方式。”
A股民爆制品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突破800億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目前滬深A股民爆制品上市公司共有13家,分布在四川2家、山西2家、廣東2家,安徽、貴州、湖北、湖南、江西、西藏、新疆各1家。今年前三季度,前述13家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22.12億元,其中凈利潤突破1億元的公司有5家,雅化集團以6.32億元的凈利潤排第一。截至今年9月30日,前述13家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合計達到811.15億元,其中總資產規模突破100億元的公司有3家,保利聯合以159.78億元的總資產規模排第一。
民爆行業在采礦、基建等領域內具有無法取代的作用,被稱作“基礎工業的基礎,能源工業的能源”。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政府對民爆企業的炸藥限量管理,企業擴產很難,只能通過收購獲得炸藥指標。近年來,國內工程建設相對較少,炸藥銷售基本穩定,市場集中度較高,產能也逐漸向工程建設相對較多的中西部地區及山區轉移。
“從品質層面看,當前我國民爆行業仍以低端產能為主,更加精細化、技術性的建筑爆破等領域有待開拓,未來可向一帶一路國家輸出技術并形成外貿出口,發展成為我國的優勢產業。整體來看,民爆行業前景還是比較光明的。”盤和林分析道。
(編輯 才山丹)
19:03 | 重慶信托:2024年信托業務實現凈利... |
19:02 | 微信“五一”數據報告:假期微信支... |
17:39 | 五糧液以“和美文化”再啟百年世博... |
17:34 | 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爐 000415... |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