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上市公司“蘿卜章”再現,但這一次,華業資本是被自家的二股東“坑”了。
日前,華業資本公告稱,公司投資的101.89億元應收賬款的轉讓方恒韻醫藥或涉嫌偽造印章,存在虛構與醫院的應收賬款債權交易的可能,上述應收賬款將面臨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
10月9日,華業資本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已經成立債務追償小組和應急工作小組,并已向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經偵大隊報案,希望盡全力追討賬款。目前,公司其他業務仍正常運營。
百億元應收賬款或造假
危機的口子是從9月25日晚撕開的。當晚,華業資本公告稱,公司子公司西藏華爍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華爍”)于9月25日收到北京景太龍城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景太龍城”)通知,西藏華爍通過景太龍城投資的應收賬款出現逾期并觸發西藏華爍履行差額補足義務,累計逾期未回款金額為8.8億元,占公司凈資產13.06%。
根據協議約定,醫院應該在到期日前全額償還應收賬款,但醫院只按期償還了景太19期、景太20期優先級本金,未支付劣后級本金及收益。而上述債權的劣后級份額全部由西藏華爍投資認購,由于醫院未償還景太23期優先級本金,西藏華爍作為差額補足義務人部分補足了景太23期的優先級本金1951萬元。
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兩天后,華業資本公告稱,公司委派律師對債務人(陸軍軍醫大學第一、第二、第三附屬醫院)進行了現場走訪,并出示了相關《債權轉讓協議》、《應收賬款債權確認書》及債務人出具的《確認回執》。然而,債務人方否認存在相關債務,相關文件上公章系偽造,確認上述債務并不真實。
根據公告,華業資本應收賬款存量規模為101.89億元,全部為從同一轉讓方恒韻醫藥受讓取得,而恒韻醫藥的實際控制人正是公司第二大股東李仕林。華業資本表示,恒韻醫藥存在涉嫌偽造印章,虛構與醫院的應收賬款債權交易的可能,公司存量應收賬款將面臨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而目前恒韻醫藥尚無合理解釋且其實際控制人李仕林失聯。
二股東掏空上市公司?
華業資本的應收賬款債權投資業務始于2014年。彼時,原本以房地產為主業的華業資本看到了房地產業的天花板,尋求新的轉型方向,并在當年明確將醫療健康產業作為公司未來重點投資方向。
當年,公司啟動重大資產重組項目,擬以21.5億元現金收購重慶捷爾醫療100%股權,新增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業務。捷爾醫療則在之后成為華業資本醫療板塊主要收入來源。
捷爾醫療當時的實際控制人李仕林則在華業資本此后的轉型道路上扮演了“關鍵”角色。根據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描述,“李仕林團隊經營藥品、試劑、醫用器械、耗材業務多年在重慶醫藥供應市場積累了豐富的渠道和經驗。”
報告書顯示,李仕林除了實際控制捷爾醫療,還實際控制包括重慶恒韻醫藥在內的9家醫藥及金融租賃企業。彼時,李仕林承諾,在該次重大資產收購完成股權交割后三年內,逐步對其所控制的其他企業所從事的醫藥商業業務注入華業資本。
2016年7月,李仕林通過實際控制的玖威醫療、滿垚醫療、祿垚醫療三家公司以協議轉讓方式累計增持華業資本15.33%股權,成為華業資本第二大股東。《證券日報》記者發現,目前,李仕林所持華業資本股份已全部質押。
據介紹,華業資本正是從2015年起,開始收購恒韻醫藥對三甲醫院享有的應收賬款債權。“之前從未出現過問題,醫院一直都是按期回款。”華業資本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華業資本提出擬搭建總規模不超過200億元的醫療金融平臺,用于收購三甲醫院應收賬款債權、合作成立醫療供應鏈基金、信托計劃、有限合伙企業等。2017年,公司債權投資業務確認投資收益6.15億元,而當年公司凈利潤為9.98億元;2018年上半年,公司債權投資業務已經實現投資收益4.15億元,占凈利潤42.3%,公司醫療金融平臺存量規模約為109.8億元。
全力挽回損失
剛剛過去的這個黃金周,華業資本的高管們過得并不輕松。
據了解,華業資本目前101.89億元存量應收賬款中,公司使用自有資金直接購買應收賬款規模為27.25億元;公司參與認購應收賬款優先級和劣后級金融產品規模為37.17億元;其他金融機構參與認購應收賬款優先級金融產品規模為37.46億元。
這意味著,如果部分或全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公司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相應金融機構也跟著“踩雷”。
9月27日至今,華業資本已經五連跌,其中前四天連續跌停,昨日(10月10日)跌幅也達9.73%,收盤報3.99元每股,股價較9月11日已經腰斬,縮水52.3%。
“事情發生后,我們的律師、第三方會計師全部迅速到位,經偵也已經介入,同時公司內部也在做內控自查”。該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一切都仍在調查中,這需要時間。同時公司上下也在全力自救,確保上市公司正常運營。
“這么多應收賬款資金,我們相信一定能追回來,保護上市公司3萬多名投資者的利益。”華業資本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律師表示,目前來看,恒韻醫藥方至少涉嫌詐騙罪和偽造證件公章罪。但具體情況仍有待調查結果。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