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7日,下午一時剛開盤,徐智麟就發出了買入指令。隨著指令的成交,中國資產管理行業也踏上了新的征程。
作為中國公募基金經理第一人,徐智麟是基金金泰的基金經理。他所在的國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5日,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公募基金公司。國泰基金和比它晚一天成立的南方基金,分別在上海和深圳這兩個改革前沿陣地,拉開了中國公募基金的新紀元。國泰基金的金泰基金和南方基金的開元基金,在當年3月27日正式成立,首募規模均為20億元,這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兩只公募基金。
回憶過往,徐智麟感慨萬千。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大潮洶涌而起,證券市場剛剛起步。懷揣投資夢想的徐智麟,辭去了大學教師的工作,一頭扎進證券市場,最終進入公募行業。他回憶說,當初基金金泰20億元的資金,建倉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買入的主要是虹橋機場、上海汽車等一批上海本地股。
時光如梭。在今年一季度的震蕩行情中,易方達基金的“千億頂流”基金經理張坤,對其管理的基金組合進行了調整。這位中國第一位管理規模突破千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買入了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一出手就是130億元。
從首批總規模40億元的兩只基金,到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基金經理,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砥礪前行23年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基金的規模和業績表現上,還體現在投資理念的更新上。
從基金規模變化情況看,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末,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4家,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2.51萬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從公募行業的規模變化可以發現,借助2007年的大牛市,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當年總規模突破3萬億元,但在接下來的市場調整中,行業管理總規模一直在2萬億元至4萬億元之間徘徊,直到2014年才突破2007年的高點,并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中突破8萬億元。從2016年至今,公募基金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五年多時間里規模增長約14萬億元。
基金規模的增加,離不開顯著的賺錢效應。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過去兩年來,在3000只成立時間超過兩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凈值翻倍的基金超過1200只,回報超過50%的基金數量超過2200只,業績表現搶眼。
在A股市場過去兩年來的結構性行情中,很多投資者偏離市場主線,最終發現自己做股票還不如買基金,于是紛紛借基入市。過去兩年新成立的爆款基金中,不少基金是“日光基”,一日就募集上百億元。“炒股不如買基金”,已經成為不少投資者的共識。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投資者對基金的追捧熱度,遠遠超過個人投資者的開戶熱情。
公募基金行業過去20多年的發展,離不開對價值的追尋。公募元老范勇宏回憶說,早期市場并不規范,題材股、概念股經常被大肆炒作,初出茅廬的公募基金只能沖當配角。但在2003年的“五朵金花”行情中,公募基金憑借深入研究,捕捉到了以石化、鋼鐵、汽車、電力、銀行為代表的績優藍籌股行情,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同。
從公募行業發展現狀看,目前行業內領先的基金公司,幾乎都具有相同的基因:一切從長期出發,以遠見者穩進的姿態,堅持做價值的發現者。從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來看,他們幾乎都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長期遵循價值投資原則,最終收獲了時間的玫瑰。
公募基金的閃亮業績,離不開基金經理的投資眼光,更離不開時代變遷。南方基金總裁楊小松篤信,改革開放的大時代,為公募基金行業的大發展提供了舞臺,成就了基金公司的輝煌。
同時,近年來,一系列正本清源的監管政策陸續出臺,炒小、炒新、炒消息等行為被市場主流所拋棄,市場投資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也讓基于價值挖掘的公募基金如魚得水。從公募基金定期報告可以看出,過去幾年,公募基金成功把握了經濟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這兩個主線,重倉一批優質公司,收益頗豐。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公募基金作為專業投資者,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責任投資等理念,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擔當。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