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連番發布了利好銀行理財的政策,尤其銀行公募理財產品投資門檻大幅下調至1萬元,將對公募基金構成直接沖擊。不過,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短期影響不大,為應對銀行理財長期的潛在競爭威脅,未來大資管的格局演變蓄勢待發。部分基金公司表示產品部門已在準備。
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的實施細則,理財新規把銀行理財的起購金額從5萬元降至1萬元,著實讓公募貨幣基金感到危機來襲。從風險屬性看,貨幣基金與銀行類貨幣理財都是低風險產品,收益可控,但都不能保證保本。但在快贖額度、投資范圍等方面,銀行類貨幣理財優于公募貨幣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比理財新規更為寬松,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起售額與公募同樣為1元,銀行理財子公司發的公募理財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可全渠道銷售,且不強制要求個人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進行“面簽”。不言而喻,這些新規將直面沖擊公募基金。
理財新規實施以來,申購貨基的資金向銀行類貨幣理財遷移趨勢有所出現。多位公募人士表示,短期內,部分貨幣基金持有人會因為收益、快贖額度等因素轉向銀行理財,同時銀行類貨幣理財產品將會加大低風險資產配置,影響機構客戶的選擇,會給公募基金帶來較大競爭壓力。
記者從北京朝陽區的一招行支行客戶經理處了解到,部分銀行理財降為1萬元以后,陸續有新客戶做銀行理財的首次風險測評,以便在手機端購買;不過客戶來網點,主要先推5萬元起售的銀行理財產品。該客戶經理表示,銀行宣布降低部分理財產品銷售起點,疊加近期貨基收益率走低及每日贖回限額等多重因素,銀行類貨幣理財產品比以前更受投資者青睞。
北京某中型公募的市場人員表示,銀行公募理財的起售額降低后,目前主要是貨幣類產品的持有人在遷移資金,對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占比較大的公司有一定影響;具體而言,主要看基金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該公司主要布局權益類產品,對貨幣基金并沒有做過多的業務布局。
北京另一中型公募的市場人員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產品靈活性不及貨幣基金,畢竟起售額要1萬元,從基金公司貨幣基金的人均持有份額看,人均幾千元的偏多,流動資金仍沒有達到銀行理財1萬元的起售額要求。不過,有可能影響機構客戶的選擇,近期其公司產品部門的相關人員經常開會溝通產品設計問題,針對機構客戶的需求改產品合同或設計新產品。
相比短期影響,基金公司更為關注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長期趨勢對公募的影響。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直接投資二級市場,銀行業混業經營將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將會加劇基金公司競爭的“馬太效應”,如何堅實發展是公募基金公司長期面臨的壓力。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