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發展、升級數字工程、布局未來產業……經濟大省近日紛紛出臺措施,加快培育新動能,打造增長新引擎,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長久續航。
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共同方向
經濟大省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動作頻頻。
山東日前印發《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分工落實方案的通知,明確未來5年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與此同時,有關部委也出臺相關支持政策。11月初,財政部制定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聚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方面,支持山東加快財政制度創新,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山東前三季度的新動能增勢強勁。山東應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扎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努力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山東路徑。”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表示。
其他經濟大省也在綠色低碳領域積極布局。11月1日,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推進四川省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3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廣東省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趙新剛表示,各地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不僅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自覺行動,也是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的戰略舉措。綠色低碳產業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數字經濟潛力正在加速釋放
經濟大省在數字經濟領域謀劃新突破。
以山東為例,最近一個月內,《關于深化改革創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山東半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規劃(2022—2025年)》三個文件相繼落地。
其中提出一系列發展目標:力爭經過5年努力,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55%以上、達到5.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實現翻番,打造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浙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先發地,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該省印發《浙江省數字經濟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將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數字化、數字普惠化,大力開展標準化提升行動。
早在2017年底,浙江就提出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當前,該省正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到2027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力爭突破7萬億元,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1.6萬億元,實現新一輪“雙倍增”。
江蘇此前已出臺《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計劃用3年時間,5.7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對于數字經濟發展,江蘇也確定了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3.5%左右。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日益成為推動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改變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吳垠表示,經濟大省在數字經濟領域基礎好,有能力通過創新、融合,進一步發掘數字經濟的潛力。
“你追我趕”布局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是指依托顛覆性技術及其產業化引領新需求、創造新動力的先導性產業。經濟大省也正在發力未來產業。
江蘇省省長許昆林10月28日在2022中國實體經濟論壇上表示,江蘇省將前瞻布局未來網絡、量子信息、柔性電子等未來產業。
河南出臺相關規劃,聚焦量子信息、氫能與新型儲能、類腦智能、未來網絡、生命健康科學、前沿新材料等整體處于起步階段、能夠搶占發展先機的6個未來產業,培育形成一批引領能力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到2025年,全省未來產業增加值力爭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重超過15%,成為全省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未來產業的新賽道上,越早起步就越可能有更多機會,不搶先一定會失去未來。”河南省社科院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進才表示。
據悉,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近期已發布了第一批浙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培育創建名單,河南也啟動了2022年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申報工作。
“未來產業具有顛覆性和高增長性,已成為影響我國能否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關鍵。經濟大省謀劃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布局未來產業,有利于培育壯大經濟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吳垠認為。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