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債王”之稱的雙線資本首席執行官Jeffrey Gundlach近日警告稱,被動投資策略已經進入“狂熱狀態”,這正給美國股市乃至全球股市制造著大問題,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股市的震蕩。
在金融危機過后的十年超長美股牛市中,大量資金涌入了指數共同基金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其代表的被動投資大行其道,擠出了大量的積極投資,不少分析人士擔憂這可能會影響市場的穩定。
過去十年被動投資量大增
Gundlach1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抨擊了被動投資的狂熱現象,認為這個現象正在全球股市引發著普遍的問題。他表示,包括指數基金、ETF、智能投顧等在內的被動投資,容易引發“羊群效應”,或加劇現階段股市的波動。
Gundlach稱,全球指數基金市場已經達到6萬億美元,而ETF市場已經膨脹到5萬億美元。他還援引FactSet最新數據,稱盡管對經濟衰退擔憂泛起,投資者仍大量涌向美股ETF市場。截至13日的一周內,流入美股ETF市場的資金達到160億美元。如今被動投資已出現了“狂熱”。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全球被動投資在2008年的規模為8000億美元,現在已經達到了5萬億美元;IBV資本近日也指出,全球被動投資規模2008年為7000億美元左右,現在擴張至4萬億美元,未來兩年或將達到7萬億美元。而據穆迪預測,被動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到2024年有可能達到50%以上。
近期,Gundlach接連拋出看空美股的觀點,認為受美聯儲加息縮表等因素影響,美股已經開啟了“熊市周期”,認為標普500沒有多久就將進入熊市。目前,投資者正處于熊市周期的“上半場”,其“下半場”預計將更加慘烈。他告誡投資者,在目前這種狀況下隨波逐流擠進標普500指數基金,將是不明智之舉。
事實上,“新債王”并不是第一位對被動投資風險提出警示的人。此前,摩根士丹利就曾警告稱,被動投資的膨脹,為市場制造了一個可怕的風險。其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約5000億美元資金從主動投資流向被動投資并且呈現擴大之勢;而這種趨勢,將“阻止”主動投資者幫助穩定市場功能的發揮;而被動投資有“瀑布式傾瀉”的風險,會放大市場的拋售和下跌。
摩根士丹利全球外匯策略主管HansRedeker稱,被動型基金通常在收費定價上更具吸引力,從而增加投資者的總體收益,能夠幫助個體投資者獲益;但其迅速膨脹對整個市場卻帶來了問題。“主動型投資通常具有穩定市場的作用,被動型基金的大受歡迎將減弱前者的作用,而且還可能帶來羊群效應,加劇市場波動。”Redeker說。
風險逐步暴露
市場人士分析稱,當股市處于上升通道或牛市時,被動投資往往能夠比較容易獲益;而當股市處于下行通道或遭遇熊市時,不受捆綁的主動投資則占據更有利的地位,被動投資的風險就會暴露出來。
有分析師指出,在股市下跌的情形中,指數基金和ETF投資者的出售將拖累該指數中的所有股票價格下跌。因為大多數受歡迎的指數基金和ETF權重都是向那些高市值股票傾斜,所以其整體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市值個股的表現,如果這些權重個股下跌嚴重,那么受“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傳導,該指數中的那些表現良好的“小股票”也會受到牽連,從而引發熊市情景浮現。
隨著美股最長牛市進入尾聲,被動投資熱潮不減可能讓市場暴露于更大的波動之中。投資技術集團(ITG)發布的報告顯示,“最后一分鐘交易”現象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今年,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22%的交易,都是在收盤前半小時完成的。這個現象背后很大的驅動因素就是資金涌向指數基金和ETF等追蹤股指表現和特定組合的被動投資。
摩根大通分析師MarkoKolanovic表示,今年三季度美股大跌期間,指數基金主導的“最后一分鐘交易”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瀾作用。“從主動轉向被動,特別是主動型價值投資者的減少,削弱了市場規避重挫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國際清算銀行(BIS)稱,從主動投資向被動投資的轉移,可能從兩個方面影響證券市場:一是可能導致收益率與具體股票價格的脫節,二是可能影響整體資金流動和市場價格動態。
13:19 | 2分鐘直掛漲停!“易中天”沖高,C... |
13:14 | 強勢領漲!603332,斬獲4連板! |
12:34 | 第四代博越L正式上市 重新定義10萬... |
11:49 | 長陽科技順利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11:46 | 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已接冰雹報案超... |
11:44 | 腦連科技亮相科博會 展示腦機接口... |
11:42 | 奇瑞安全之夜 風云A9L用技術冗余上... |
11:32 | 發生了什么?這個板塊多股“2連板... |
10:58 | 6天6板,002190,“一字板”漲停! |
10:12 | 華夏銀行昆明分行與國鐵昆明局共筑... |
09:09 | 明略科技副總裁譚北平:深耕超圖多... |
23:46 | 南京化纖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出爐 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