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春節一直是消費旺季,在疫情防控與就地過年背景下,今年春節假期消費領域相較往年有哪些新的亮點和特點?
“今年春節期間,我國消費市場總體運行平穩,穩中提質。其中,餐飲消費逐漸回暖。”2月10日,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一些外賣平臺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3倍以上,有的大型電商平臺餐飲交易額同比增長近10%。
除了銷量大漲,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也在逐步增長,天眼查APP顯示,目前國內超6.8萬家預制菜企業中,近58%的企業成立于5年內。
銷量翻倍
預制菜成熱門餐品
春節假期,餐飲消費線上線下融合加快,節儉、安全成為消費主流,其中,一些外賣平臺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3倍以上。
記者梳理發現,春節期間盒馬預制年菜銷售同比2021年春節增長了345%,叮咚買菜春節期間高端預制菜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倍,7天賣出了300萬份預制菜,而且客單價同比增長1倍。
此外,京東到家數據顯示,半成品凈菜同比增長2.6倍。壽司、炸薯條、烤腸、沙拉、熱狗等西式口味也有同比3.5倍及以上增長。
“線上線下呈現消費兩旺的態勢,方便、悅己、健康成為虎年春節消費的三大關鍵詞。”盒馬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盒馬年貨消費印證了新的趨勢,除了預制年菜銷量大增,年宵花銷售比去年春節增長了282%,有機菜消費比去年增長了28%,成為走親訪友的健康新年貨。
淘寶上的預制菜銷量也同比增長超100%。地域上,天貓新生活研究所發現,今年春節“預制菜消費線”北移,以往在江浙滬最受歡迎,今年也登上了北京、山東、河北、遼寧、黑龍江等北部省市消費者的餐桌。
線上+線下
餐飲店消費需求旺盛
就地過年同樣給線下實體餐飲店“送來”客流。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湊湊火鍋北京合生匯、三里屯等門店發現,中午12點半已開始排隊等位,不少消費者還在門口喝著奶茶。
“從大年初一開始,門店客流就開始快速增長。”2月11日,湊湊合生匯店店長稱,春節期間,初三、初四、初五三天生意最好,高峰期等位排號突破百桌。
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春節期間,呷哺呷哺、湊湊等千家直營餐廳均正常營業,共接待消費者近150萬人次,銷售近100萬份牛羊肉,80萬杯茶米茶,均突破預期值。“不少門店的外賣銷量環比增長2至4倍,除了單人套餐仍熱銷以外,今年4至6人的全家福外賣套餐的點單數也比往年高很多。”
春節期間,家庭聚餐成為主流,而在不同時段和門店,海底撈接待顧客的消費類型也有所差別。海底撈王府井銀泰in88店的負責人表示,對比去年春節客流量增加了20%以上,“有不少顧客是來這邊排隊購物,或者打卡冬奧會倒計時牌,然后相約著吃個火鍋暖暖身子。”
“火鍋外送生意也相當不錯,400家外送點為近6萬個家庭提供居家就餐服務。”海底撈公共事務部部長楊西貝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為了滿足春節大眾外出就餐的需求,農歷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海底撈超800家門店營業,為消費者提供春節就餐服務;正月初二起,其余門店陸續恢復營業。消費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除夕到正月初六)海底撈中國大陸門店共吸引客流超800萬人次。
巴奴毛肚火鍋營業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期間(1月31日-2月6日),北京市場總營業額較19年增長57%,翻臺率達5.66。“北京市場,通州萬達店2月1日創下春節期間北京市場最高翻臺率7.9,世紀金源店最高營業額較平日增長2.2倍。”巴奴方面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世紀金源排隊數最多達小桌500+,大桌200+,共計超過700+。
除了火鍋三巨頭,老字號企業全聚德除了正常營業,在線下門店推出春節團圓夜套餐及新春家宴菜禮盒。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春節期間推出了3款不同價位的年夜飯禮盒,在天貓、京東和拼多多三大線上平臺的全聚德旗艦店全面上線銷售。
擬境外上市的和府撈面也在天貓旗艦店也開展了“過年不打烊”活動,據悉,在確保春節期間物流正常發貨的同時,推出了一人囤貨6袋裝、家庭囤貨10袋裝,滿足就地過年、宅家過年人群和家庭聚餐場景的消費需求。
招商證券指出,整體來看,今年春節期間各項消費恢復良好。餐飲需求回暖,預制菜需求火熱。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以及穩增長、促銷費政策的發力,推薦關注2022年消費板塊的復蘇機會。
(編輯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