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張安
2月8日晚間,瑞思教育(REDU)發布公告稱,已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及綜合運營解決方案提供商DadaAuto達成最終合并協議,該項交易預期將在2022年中期左右完成。
實際上,早在2022年1月初,瑞思教育曾發布公告稱,收到業務合并提議,且雙方同意自1月17日起,進行為期28天的排他性談判。此次公布的與Dada Auto的合并協議,正是早前相關提議的具體落地。
事實上,自雙減政策落地以來,推動企業轉型的教育公司并不在少數,但多數公司的轉型都是圍繞著教育領域展開,像瑞思教育這樣剝離原有教育業務,轉型汽車服務領域,則更加顯得孤注一擲。或者,也可看作是為其他教育機構轉型做出了新的樣本案例。
剝離原有業務“轉向”
資料顯示,瑞思教育成立于2007年,創立十年后,其于2017年10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瑞思教育是國內青少年英語培訓市場的前三大供應商之一。
但在“雙減”政策落地的背景下,瑞思教育開始籌謀轉型。2021年12月,瑞思教育宣布,為更好落實“雙減”要求,保證境內培訓業務可持續穩定地運營,以瑞思體系內管理運營團隊為代表的買方與瑞思教育上市公司簽署收購協議,收購瑞思教育上市公司境內全部資產。
因此,對于此次上市公司與Dada Auto業務合并,瑞思教育公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的操作不影響瑞思教育在境內的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Dada Auto是一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及綜合運營解決方案提供商。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和政策的支持,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預期將快速發展。
對此次合并,瑞思教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勵弘表示:“達達汽車擁有強大的管理和經過驗證的商業模式。”Dada Auto首席執行官CathyWang表示:“對這次合并機會感到興奮。在過去的兩年里,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公司取得了巨大的增長。通過進入資本市場,合并后的公司將能夠很好地推進這一增長趨勢。”
一位行業資深投資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通過資本化的方式切換到全新的賽道,將標的裝入到上市公司內,確實是一個轉型發展的快速路徑。但是,這么做還是充滿考驗的。并購標的本身的業務質量,企業的整合能力,都會對公司形成一定挑戰。
業內期待新的轉型路徑
無獨有偶,在瑞思教育發布公告前不久,樸新教育于2月4日宣布,正在評估通過進入中國的快餐連鎖餐廳業務來擴展其現有業務的機會,并預計將通過在公司樸新學校周圍或內部開設新門店來改善客流。
樸新教育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預計涵蓋3000個管理模塊的系統將使其能夠優化現有餐廳的運營體系和經營業績。有觀點指出,餐飲業務將是樸新教育發力的又一個重點。只不過,其發展餐飲業務是通過內生增長,還是外部收購,在公告中,并沒有明確提及。但是,從樸新教育過往通過投資并購進行發展的路徑來看,其選擇并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對公司轉型餐飲領域,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教育領域轉型做餐飲,總體來看對公司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首先從供應鏈的完整度、品牌調性、活力,再到品質的穩定,場景的創新,服務體系的完善,客戶粘性的提升,方方面面都對企業提出了挑戰。
從市場體量來看,雖然餐飲行業整體上是增長的,但是在增長背后,很多的創新升級,以及迭代的因素都在制約和挑戰品牌方的運營能力。所以整體上來看,企業的轉型成功與否,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不過,早前曾有報道指出,樸新教育創始人沙云龍個人做過餐飲行業的投資,這可能是樸新教育選擇拓展餐飲業的原因之一。
據接觸樸新教育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年之前就聽說過公司轉型,但這塊業務和原有的教育業務并不交集。其實我們自己也挺關心轉型業務的進展。畢竟在雙減政策之下,我們也在全力調整,希望有一條嶄新的道路向我們打開大門。”
上述人士也表示,希望教培行業里面能有更多機構走出不同的路來,為行業提供更多的發展范式,而不僅僅是局限在樸新教育一家。
(編輯 李波 喬川川)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