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智能可穿戴設備、5G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產業扶持下的快速崛起,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去年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9日,A股市場半導體板塊(按申萬行業分類)9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4家公布了2021年業績預告。
具體來看,上述74家公司當中,有68家實現報告期內經營業績同比增長,占比約91.89%,其中,預告歸母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的有46家。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半導體板塊整體業績預喜與全球芯片緊張價格飆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國內企業內生增長強勁等因素密切相關。從市場端來看,雖然消費級芯片產品價格有所回落,但在車載、工業控制以及物聯網等旺盛需求驅動下,功率半導體、高端MCU以及模擬芯片等半導體產品仍處于供不應求態勢,預計缺芯漲價局面將分化演繹。
據劉巖介紹,細分市場方面,首先是汽車、安防等領域圖像傳感器需求增長,同時,終端智能化需求和供應鏈本土化趨勢越發明顯,而在白電、通訊、工業、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高門檻市場國內芯片自主也取得較大突破;從部分應用產品分析能看出,電源管理芯片、MEMS2/2傳感器、IPM(智能功率模塊)、MOSFET、IGBT、SBD、TVS、FRD、LED等產品的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品綜合毛利率大幅度增加。
“預計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深入和汽車終端市場需求旺盛的拉動,整個半導體行業在汽車電子領域、醫療、通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市場收入亦將增長,同時,部分半導體封測龍頭企業已經能為全球芯片異構集成提供高性價比、高集成度、高密度互聯和高可靠性的解決方案,導致2021年來自于國際和國內的客戶訂單需求強勁,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半導體企業的盈利。”劉巖說。
同時,《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預計業績同比增長的68家上市公司有32家來自科創板,其中6家帶“U”(尚未盈利)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情況為:滬硅產業-U和炬芯科技-U兩家預增;芯原股份-U、希荻微-U和天岳先進-U三家扭虧;翱捷科技-U減虧,按照相關規定,預增和扭虧的五家公司摘“U”可期。
對此,劉巖認為,整體來看,國內半導體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雖然科創板半導體上市公司中有幾家帶“U”個股2021年盈利預增或扭虧,有分析認為這類個股更具成長性,但仍要從個股產品所處行業未來前景充分考慮,優先關注具有長期高成長的主賽道參與者,如新能源車、醫療、光伏以及通訊行業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6日以來,A股市場半導體板塊持續回落,截至2月9日收盤,累計跌幅22.43%。
對于該板塊目前的估值,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近期財報數據來看,大部分半導體上市公司實現了業績高增長,加之股價持續回調,板塊高估值壓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化。
“從一個更長的周期來看,預計半導體行業會出現結構性分化,我認為一些已經形成競爭力的頭部企業,以及‘卡脖子’領域正在形成替代能力的專精企業,增長持續性更強,也更值得關注。”袁華明表示。
劉巖補充表示,短期來看,半導體行業估值仍有空間。中長期來看,隨著全球疫情的結束,半導體行業供應逐步恢復,國內行業板塊會有一定的業績承壓。
(編輯 白寶玉)
23:51 | 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以金融創新活... |
23:51 | 愛爾眼科:持續推進“1+8+N”戰略 |
23:51 | 天府文旅持續關注產業鏈優質資源 |
23:51 | 金博股份:不懼市場波動 經營要有... |
23:51 | 通威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光伏... |
23:51 | 公牛集團傳統業務根基穩 新能源賽... |
23:51 | 松原安全再獲知名汽車制造商項目定... |
23:51 | “中式養生水”成飲料市場新風尚 ... |
23:51 | 重慶上市公司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 |
23:51 | AI浪潮推動 數據中心互聯應用愈發... |
23:51 | 康平科技擬1.98億元收購搜鹿電子 ... |
23:50 | 年內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離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