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密集發布多款折疊屏產品,從進口到國產、從低端到高端,折疊屏供應鏈現狀受到關注。
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維信諾相關負責人表示,折疊屏不僅是一項顯示技術,更是整合了顯示產業上下游創新能力的技術平臺,這其中,產業協同很重要。
業內普遍認為,目前國內供應鏈已有較大進步。例如在面板方面,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等均向量產的折疊屏手機供貨,衡量可折疊面板性能的彎折半徑、彎折次數等均有較大提升;國產的UTG玻璃、鉸鏈集成產品、驅動芯片等也處在送樣檢測或同步開發階段。
雖然不少國內供應商具備適配折疊屏產品的技術,但尚未實現量產出貨。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還沒有達到足夠規模,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手機廠商不會將有限訂單分派給多個供應商,因此,折疊屏的市場接受度及出貨量將是決定供應鏈成熟度的重要因素。
從各方預測來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未來幾年將實現數倍增長,供應鏈廠商也在積極儲備技術、擴充產能。然而,從記者采訪來看,各方對折疊屏前景仍有分歧,一是在重量及厚度上有明顯痛點,二是實用性未取得大眾認可。CINNOResearch資深分析師劉雨實向記者表示,折疊屏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在力求補齊短板的同時,盡可能強化折疊屏獨特應用場景。
可折疊面板將持續創新
在折疊屏供應鏈中,面板廠商毫無疑問處在核心位置。目前,三星、LGD、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天馬等主流OLED面板廠商均有自己的折疊屏方案。就設計和應用來說,根據終端消費需求的不同,柔性顯示終端形態主要為上下折疊、左右內折以及滑移和卷曲等。
在現有折疊產品中,小米MIXFOLD由華星光電供貨,OPPOFindN主屏和副屏分別來自三星和京東方,華為P50Pocket使用了維信諾的面板,MateX2使用京東方面板,榮耀MagicV的面板供應商包括京東方等,三星的折疊屏產品則使用自家面板。去年末以來,折疊屏手機迎來一輪發布潮。記者從業內了解到,自去年初發布MIXFOLD產品后,小米下一代折疊屏產品也已經在路上;小米針對左右折疊及豎折疊產品均有規劃,但最終上市的折疊形態是一種還是兩者兼具還需要等待發布確認。
“主流面板廠商很早就開始研發可折疊產品,到2018年時,各大廠商基本均已有相關項目或樣品。”劉雨實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折疊屏經歷了多次內部迭代,在彎折次數、折痕、抗沖擊等方面反復改進,呈現在市面上的形態已經是現行較好的解決方案了。
談到折疊顯示產品的核心考量因素,維信諾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折疊產品的彎折半徑決定了折疊終端產品的外觀形態,彎折次數也代表了折疊產品彎折的基本能力,折疊產品的抗沖擊能力,則代表了折疊產品在消費者手中的耐用性,此外還包括屏體顯示的可靠性等。“就屏幕而言,面板廠商要兼顧折疊屏的彎折半徑和產品可靠性,從屏體和模組角度進行全面優化,對屏體封裝、膜層結構的應力管控等進行嚴格把關,才能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該負責人說道。
折疊屏與此前盛行的曲面屏都屬于柔性AMOLED范疇,但與普通柔性曲面屏“只折一次”相比,折疊屏需要承受多次、反復彎折,因此需要優化結構設計以及相應的機構組件配合。兩者的差別還有成本,劉雨實告訴記者,由于采用較新的工藝、膜層結構等原因,即使不考慮額外新增外部結構,折疊面板成本也要高于普通面板。在他看來,未來可以通過在參數與終端價格之間找到平衡點,并嘗試通過新設計、大規模等方式降低成本。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維信諾負責人還談到了與產品設計相關的考慮。“面板廠在進行折疊產品設計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用戶使用需求,比如,上下折疊產品更受對便攜性要求高的消費者青睞,對較大顯示面積有強需求的用戶更愿意使用左右折疊手機,折疊屏幕設計也要考慮和終端的形態結構、鉸鏈、電池等進行協同適配。”
該負責人認為,可折疊面板未來的創新方向主要有兩點,一是通過創新技術提高折疊產品可靠性,二是將高端顯示產品所需的低功耗、高低頻刷新等技術如COE、LTPO和屏下攝像、傳感器集成等多種技術導入到折疊屏中,使屏幕更輕薄、屏占比更大,推動折疊產業發展。
國內配套企業
尚未大規模供貨
面板在折疊屏供應鏈中居于關鍵位置,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要與下游廠家討論定義終端產品形態,另一方面還要向上游的供應鏈廠商反映真實需求。其中,上游供應鏈廠商的配套進展也十分關鍵,目前,多家國內廠商啟動了適用于折疊屏的產品研發。
記者致電長盈精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從三星的第一代開始到最新的折疊機型,公司都在配合做開發工作,但是一直沒有實現量產,主要原因是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并不是特別大,同一部件沒辦法分給多家供應商。“否則就可能導致部件成本高,大家都很難掙到錢。”
長盈精密主要涉及折疊屏中的鉸鏈集成部分,據記者了解,長盈精密向OPPO新推出的折疊屏手機供應了邊框產品,在這款手機中,長盈精密獨家供應邊框產品。至于未來何時能夠向三星量產供貨,公司人士認為取決于折疊屏的出貨量規模。“按照以前的經驗來看,手機廠商如果要分出多家供應商,單一機型的出貨量一般要達到1500萬臺。”長盈精密人士告訴記者,折疊機型雖然銷售情況不錯,但顯然還沒有達到這一規模;另外,該人士還透露,公司適用于折疊屏的產品目標客戶主要是三星、OPPO和vivo。
長信科技適配折疊屏手機的產品主要是UTG玻璃,據公司人士介紹,國內手機廠商還沒有發布采用UTG玻璃的折疊產品,而三星已上市的產品采用了UTG玻璃。“國產折疊手機使用的基本都是CPI,這是一種類似于塑料的材質,從測試情況看,UTG玻璃不會像CPI一樣出現明顯折痕,性能更優良。”
長信科技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已具備UTG玻璃的量產能力,并向終端客戶提供了樣品,測試反饋也在溝通中。至于UTG與CPI的成本差異,該人士并未過多提及,“所有產品只有在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攤薄成本,UTG現在還是送樣階段,良率未來肯定也會提升。“
維信諾方面也向記者反饋了UTG與CPI的差異情況。公司負責人指出,UTG與CPI均屬于折疊屏表面采用的蓋板材料范疇,其中,UTG是一種超薄玻璃,不容易有折痕,但在彎曲性能和抗沖擊性上稍差一些,成本也較高。“相比之下,CPI有很好的可彎曲性,成本可控,在當前折疊手機上應用較多,但引發的折痕問題也備受關注。”關于CPI的折痕問題,維信諾負責人告訴記者,可以通過折疊方案的改進和轉軸區域屏體材料的升級進行優化解決。
記者注意到,在CPI方面,國內廠商也有儲備,新綸新材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光電材料主要客戶有榮耀、OPPO、vivo、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公司認為,折疊屏放量有助于公司CPI蓋板、可折疊OCA、折疊保護膜等產品的放量量產。
驅動芯片也是折疊屏產業鏈的重要配套環節,折疊屏屬于柔性AMOLED,不同于剛性OLED及LCD,對顯示驅動芯片也有新的要求。另外,由于折疊屏產品會經常在折疊和展開兩種不同狀態的顯示間進行切換,這就需要AMOLED驅動芯片有對應的驅動方式及算法來支持。
從AMOLED驅動芯片市場占比來看,2020年三星以50.4%拔得頭籌,Magnachip、Siliconworks、Anapass等廠商市占率分別為33.2%、2.7%、2.4%。值得一提的是,在榮耀MagicV中采用了國內首顆28nm驅動芯片,業內認為這給本土AMOLED驅動芯片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
談及當前折疊屏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現狀,維信諾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產業協同過程中,屏體廠商需要在模組結構的應力管控、適合折疊的薄膜封裝、柔性模組設備、激光剝離模組工藝等方面發力,使屏幕具備足夠的使用可靠性;上游廠商需不斷提升OCA光學膠、蓋板、觸控等原材料和組件的性能,下游廠商需在產品形態、鉸鏈設計、應用適配等方面進行革新。
“折疊屏不僅是一項顯示技術,更是整合了顯示產業上下游創新能力的技術平臺。除了上述技術革新,產業協同還需要圍繞柔性顯示形成的生態網矩陣,把信息流、人才、技術、資本等打通。”該負責人說道。
產業鏈成熟度仍有差距
最近幾年,折疊屏產業鏈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一位不愿具名的產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產業鏈上游有多個關鍵部件,例如AMOLED柔性屏、鉸鏈、柔性蓋板以及內容的適配等。“這些關鍵部件這兩年都克服了很多問題,越來越成熟。”
以AMOLED顯示屏為例,產業鏈的進步體現在多個層次,包括折疊次數的提升、功耗的降低以及成本的下降等。“柔性AMOLED雖然很薄,但卻由十幾層膜層組成,折疊數十萬次還能正常顯示,這需要特殊的膜層結構。”上述產業人士說道。在功耗方面,進步也十分明顯。就邏輯而言,折疊顯示屏大了,功耗必然要增加,由于配備了更大的電池,折疊手機的重量也會增加,給消費者使用帶來不便,因此需要進一步降低顯示屏的功耗。在這中間,新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變頻低功耗技術,無偏光片技術等。
關于成本,上述產業人士表示,柔性AMOLED廠商通過提升產品良率、降低顯示屏的原材料成本等來實現。“目前看,成熟產品的良率已經達到一個很可觀的數據了。整機的價格下降,部件的價格也要下降。”“可折疊面板價格相對較高,主要是由顯示屏面積大、原材料價格高、面板廠良率和規模化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維信諾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產業鏈協同降本,以及終端產品加大應用和面板產能更多釋放,折疊屏良率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產品價格也會進一步下降。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的數據顯示,三星折疊手機出貨占比超過九成,因此,國內外的折疊屏產業鏈發展現狀也有差異。上述產業人士指出,由于三星的扶持,當前國外的折疊屏產業鏈更為成熟,國內仍存在一定差距,折疊屏關鍵模組材料如蓋板、透明光學膠等還依靠進口。
不過,折疊產品供應鏈國產化也在積極落地,受訪的產業人士介紹說,在柔性蓋板、超薄玻璃、支撐基材等方面當前合作順利推進,已經涌現出很多具有創新技術的企業,產業鏈技術成熟度和完整性均在不斷提升,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有望在2至3年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針對面板國產化的情況,維信諾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在柔性AMOLED方面有很好的基礎,主要體現在有面板技術和產能、有上游產業鏈,還有下游龐大規模的終端應用市場;同時,市場需求旺盛,產業鏈發展很快,后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屏應用在折疊手機上。
談到手機,繞不開的還有系統生態方面的問題。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OPPO最新發布的折疊產品選擇了與其他同類產品明顯不同的尺寸與比例設計。“OPPO折疊產品的尺寸、比例只有他們自己有,導致了現有應用需要重新適配。”一位手機廠商人士向記者說道。
根據該人士的說法,目前,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最高的是三星,所有的應用適配都以三星為主,因此,華為、小米等廠商的折疊屏產品也采用與三星類似的尺寸規格,以盡可能地減少應用適配的難度。“但即便如此,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很難說OPPO此番不同尋常設計的意圖是什么,但對國內廠商而言,想要自家的折疊產品對安卓生態產生足夠影響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上述產業人士提到了類似問題,他認為,當前亟待軟件開發商和終端制造商去創造相應的應用場景,創造更加便捷、更好的應用體驗。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