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始于2020年底的汽車行業芯片短缺危機,不僅沒有按照行業預期在今年三季度有所緩解,反而隨著時間推移愈演愈烈。
有多家車企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7月份至今爆發的新一輪芯片短缺,影響面積和缺貨程度已經超過去年年底和今年二季度。現在還拿貨的都是不差錢的客戶,也有些客戶轉而使用國產芯片。”從汽車生產端來看,包括大眾、本田、日產等在內的多家車企已經連續3個月產量接近“腰斬”。
“現在是芯片生產多少,汽車就生產多少。未來幾個月的汽車產銷情況完全依賴于芯片的供應情況。”9月10日,中汽協副秘書長李紹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汽車產業的芯片短缺問題已經超出預期。
與此同時,國內存在個別不法商販、游資集團惡意搶購芯片,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造成部分汽車芯片價格持續上漲。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依法對上海鍥特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鍥特”)、上海誠勝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誠勝”)、深圳市譽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譽暢”)三家汽車芯片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共處250萬元罰款。
三家企業被罰250萬元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處罰信息顯示,國內有個別不法商販、游資集團惡意搶購芯片,造成部分汽車芯片價格持續上漲,個別上漲達30倍-40倍,嚴重影響了我國汽車行業有序生產和健康發展。為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三家經銷企業哄抬汽車芯片價格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共處罰款250萬元。
據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查,上海鍥特、上海誠勝、深圳譽暢三家經銷企業大幅加價銷售部分汽車芯片,如進價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價銷售,漲幅達40倍。而在供需平衡交易條件下,汽車芯片貿易商的加價率一般為7%-10%。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三家經銷企業利用我國汽車芯片供需失衡,存在將自主定價等同于隨意定價的錯誤觀念,不僅不能增加產品供應、緩解供需矛盾,反而制造緊張情緒,致使零配件制造商、車企等各環節恐慌性備貨,加劇供需失衡,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
“此前AKM(日本旭化成微電子株式會社)芯片廠起火,影響到芯片價格,大家發現產品價格炒高數倍后還能賣出去,所以炒賣芯片的范圍逐漸鋪開,覆蓋絕大部分汽車芯片,包括德州儀器、恩智浦、博通等產品都變成了高價的搶手貨。”有不愿具名的芯片行業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為了囤貨賺取暴利,有的經銷商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產。
“搶芯”大戰愈演愈烈
今年年初,美國德州暴雪、日本瑞薩火災等天災人禍導致多家芯片廠商減產或者停產,汽車行業整體“缺芯”加劇。時至今年7月份,馬來西亞局部疫情加劇,引發全球芯片生產危機。
“南北大眾就是在年初階段被披露因ESP、轉向機芯片短缺出現大面積減產。”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表示,馬來西亞是全球車規級芯片生產、封裝、測試的最主要生產地,7月份疫情暴發,使得多家半導體廠商在此設立的工廠停產,影響了大批量ESP芯片的生產。
此后,芯片危機迅速蔓延。包括沃爾沃、通用、上汽、現代起亞、福特、蔚來、奔馳、日產、本田、保時捷等在內的數十家車企被迫階段性停產或減產,這給整車制造商帶來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8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72.5萬輛和179.9萬輛,環比下降7.4%和3.5%,同比下降18.7%和17.8%。另據第三方數據機構AFS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因芯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644.2萬輛,預計全年減產量將攀升至765萬輛以上。
“缺芯”對誰影響更大?李邵華認為,合資公司在全球采購體系中采用的是穩定的、長期的采購協議,所以在芯片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基本上外資車企就只能停產了;而自主品牌會千方百計的去找芯片,保證自己的生產,在這個過程中,自主品牌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不過他同時表示,通過前8個月的爭搶,現在很多芯片資源在流通環節已經枯竭了,而上游供給恢復的能力還沒有形成,芯片短缺也出現從前期的MCU芯片短缺,向其他類型芯片蔓延的情況。“所以下一步自主品牌在芯片資源上的優勢,也就不再明顯了,需要做好應對。”
事實上,車企們很早就開始了“搶芯”大戰。早在今年6月初,大眾、戴姆勒、豐田等車廠率先采取措施搶奪芯片,除了增加芯片庫存外,還主動與經銷商簽訂長約協議,用來獲取穩定的供貨。其中,大眾更是率先改變準時制生產方式,使供應鏈保有比以前更多的庫存,降低因意外情況帶來的暫時性零部件不足的影響。
“如果不是因為芯片供應不足,我們的一款小型新能源車的月銷量都有可能翻倍。”有自主品牌汽車廠商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領導早就在全球范圍掃貨了,他們會帶領團隊去芯片供應商、制造商處親自蹲守,就是為了能買到盡可能多的芯片。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出現的短期芯片短缺問題,暴露出了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儲備、供應鏈掌控等方面的不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這些問題和難點需要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包括各有關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共同攜手應對。”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