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資互聯網概念股掀起海外上市熱潮,香港市場上包括美團、平安好醫生等,美國市場上拼多多、趣頭條等眾多明星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雖然互聯網概念股2018年表現欠佳,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開年港美市場互聯網概念股普漲。
業內人士在12日召開的行業會議中表示,中資互聯網概念股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未來互聯網概念的發展,關鍵在于獲客模式改革。目前的上市潮僅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加速的上半場,可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基于技術加速、平臺優化和人口基數的共同優勢下,下半場行業將實現“彎道超車”。
概念股新年普漲
2018年,港股美股市場掀起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經濟公司上市潮。香港市場上,有包括美團點評、平安好醫生等十余家明星公司上市,美國市場上,也有拼多多、趣頭條等多家中資互聯網明星企業嶄露頭角。然而2018年港股市場新股破發率超7成,美國市場上中資股也受到外圍不確定性等因素的波及,兩地市場的相關股票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但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9年,港美兩地多數互聯網概念股贏來明顯的開門紅。
截至北京時間14日,今年以來,平安好醫生漲5.62%,拼多多漲16.58%,搜狗漲11.81%,漲幅最高的趣頭條在不到半個月內已經漲幅高達41.89%。而除了次新股以外,老牌互聯網概念股新年以來表現也可圈可點,其中阿里巴巴漲10.40%,京東漲9.32%,網易漲3.42%。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飛速發展,并且迅速滲透各行各業。雖然平臺成熟度或不如發達國家現有的行業龍頭,但是發展速度之快令世界吃驚。在資本市場上,基于互聯網的上市公司比重也在快速擴張。據悉,2019年,兩地市場上仍然有一大批基于互聯網的新經濟公司即將上市。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互聯網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越來越深入,基于互聯網的新經濟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上的科技巨頭臉書、蘋果、奈飛、亞馬遜和谷歌,都可以在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中找到相應的對標,不排除未來有取而代之的可能;而中國的美團、趣頭條、映客、拼多多等新興平臺,卻填補了海外市場的空白。預期未來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將在硬件的加速、平臺的優化以及人口基數的共同優勢下,在資本市場上實現“彎道超車”。
“獲客模式”助力“彎道超車”
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上半場,中國互聯網大量依靠了人口紅利、政策紅利。然而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進行角逐的下半場,當人口紅利帶來的用戶快速增長出現“天花板效應”,如何進行“獲客模式”改革,通過新的模式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并達到對平臺的優化和創造更多的行業龍頭,成為中國互聯網概念公司能否真正“彎道超車”的關鍵。
在12日舉行的互聯網平臺用戶增長模式研討會上,多位業內權威人士就互聯網“獲客模式”改革提出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黃楚新表示,互聯網已經進入存量階段,如何盤活增量需要新的辦法新的舉措。中國互聯網發展依附于人口紅利、政策紅利和技術紅利。目前大熱的抖音、快手、趣頭條都一度依賴于人口的紅利,但當用戶的快速增長停滯,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內容依附度很重要。
國家行政學院高級經濟師郭全中表示,中國傳統媒體覆蓋的是精英人群,互聯網普及后,三線城市以下群體直接進入移動平臺。走出去、國際化、打通線上線下平臺和開拓三線以下市場成為新的用戶增長點。趣頭條、抖音、快手、拼多多都是瞄準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很好地解決了三四線以下城市、“五環外”用戶的基本痛點。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高級研究員、人民在線副總編輯劉鵬飛表示,互聯網下半場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用戶增長模式和發展趨勢。而新用戶獲取模式將從傳統的應用商店推廣,革新為補貼用戶、以新用戶紅包獎勵、現金激勵、積分模式等方式實現低成本獲取高質量的用戶。如電商行業的拼多多、每日優鮮;出行行業的滴滴打車;娛樂行業的快手、抖音以及咨詢內容行業的趣頭條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通過現金的激勵加社交擴散的獲客方式不僅成本較低,在可預見的三五年內通過用戶的關系而獲得更大的擴散,將成為互聯網行業獲客方式的主流。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