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任世碧
7月14日,中藥板塊表現出色,其整體逆市上漲1.02%,遠遠跑贏上證指數(下跌1.07%),位居大智慧板塊漲幅榜前列。具體到個股方面,廣譽遠、健民集團、華神科技等3只概念股漲停,7月13日上市的新股華納藥廠漲幅達29.52%,福瑞股份、嘉應制藥、馬應龍也分別上漲15.29%、9.07%、7.33%。
與此同時,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資金的支持。7月14日,中藥板塊中共有37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廣譽遠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3.21億元,仁和藥業、白云山、華神科技、云南白藥、麗珠集團、馬應龍、東阿阿膠、嘉應制藥、中恒集團等9只概念股當日也均受到20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信邦制藥、紅日藥業、益佰制藥、九芝堂、羚銳制藥等5只概念股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在千萬元以上,這15只概念股合計吸金8.08億元。
對于今日中藥板塊的上漲行情,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文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涉及中藥板塊利好政策頻出,對中藥行業發展和走出國門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導致中藥板塊關注度大幅提升,加上之前中藥板塊整體估值還處于底部存在修復空間,因此帶動中藥板塊走出一波上漲行情。中藥板塊是值得長期關注的優質賽道,除了政策原因外:一方面,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健康養生意識大幅提升,對中藥需求端形成支撐。另一方面,中藥企業發展戰略日漸清晰,優秀的中藥企業在通過不斷的自我調整,來適應環境的變化,品牌力在不斷增強。”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對記者表示,“2021年以來,國家已出臺多份重磅文件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完善中藥發展環境,促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此外,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中藥為世界治療新冠肺炎提供了嶄新的‘中國方案’,如蓮花清瘟膠囊對于新冠病毒引發的細胞損傷、炎癥有較好的修復作用。回顧2021年一季度,A股中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869.44億元,同比增長20.33%;實現歸母凈利潤85.36億元,同比增長16.84%。隨著國家對于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在政策和疫情的雙重利好因素下,中醫藥行業迎來歷史性發展契機,有望實現彎道超車,振興發展。”
在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背景下,中藥行業上市公司盈利進一步提升。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94家中藥行業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共有74家,占比近八成。截至目前,已有21家中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19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逾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機構對中藥概念股的關注度持續上升。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3只中藥概念股獲機構密集調研,云南白藥、上海醫藥等2只概念股今年以來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均在100家以上,分別為167家、156家,珍寶島、振東制藥、信邦制藥、以嶺藥業、佐力藥業和北陸藥業等6只概念股期間也均受到20家及以上機構聯袂調研。
“隨著政策上鼓勵中西醫結合以來,中藥行業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特別是擁有藥材資源及藥房渠道的上市公司來說,對企業自主控制力及藥品行業的發展較為關鍵,尤其是具有歷史品牌的中藥企業及專科醫療服務的綜合性上市公司,更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未來中藥行業在品牌運營,醫療服務及零售連鎖企業中,也將會出現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并購與擴張將提升更多的投資機會。”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向記者表示。
表:7月14日獲超千萬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的中藥概念股
制表:任世碧
(編輯 孫倩 策劃 趙子強)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