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陸慧婧
以農歷春節為分水嶺,一季度的A股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隨著市場出現巨震,過往一些持股過度集中在核心抱團股上的基金遭遇凈值大幅回撤,而通過量化選股模型選擇性價較高的投資標的、嚴格控制行業及個股暴露的主動量化基金收益逆勢上漲。以華泰柏瑞基金為例,截至3月31日,公司旗下成立滿6個月的9只量化基金(非對沖)過去半年收益均超過5%,其中華泰柏瑞港股通量化基金更是斬獲25.91%的收益,業績表現十分突出。
在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田漢卿看來,未來隨著市場風格趨于均衡,核心白馬股性價比不再占優,主動量化基金業績有望繼續“乘風破浪”。
主動量化基金
迎來“好時光”
過去兩年的A股市場,結構性牛市行情演繹得淋漓盡致,一些緊緊抓住白酒、醫藥等核心白馬股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大幅領跑市場,一度在市場上炙手可熱。而強調行業中性、持倉分散的主動量化基金的業績相對中庸。
不過,隨著今年核心白馬股抱團趨勢出現逆轉,兩類基金的業績分化逐漸收斂,部分主動量化基金業績開始超越一些主動權益基金。
“春節以來,主動量化基金投資業績明顯改善。”田漢卿介紹,華泰柏瑞旗下量化基金主要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進行量化選股,在她看來,過去兩年,這類基金相比市場上優秀的主動權益基金總收益上相對落后,不過,隨著市場風格轉向,主動量化基金的春天再次到來。
“這不是偶然現象,幾大方面因素將支撐主動量化基金走出持續行情。”田漢卿表示,首先,主動偏股型基金前二十大持倉占比從2016年的15%上升至2020年末的40%,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募基金持倉集中的趨勢,隨著抱團效應減弱,當資金開始流向市場上的其它股票時,強調分散投資的主動量化基金優勢就會相對明顯。
其次,從市場風格角度分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市場偏向大盤風格,無論是中盤還是小盤股漲幅都比較落后,去年更是被稱為“少數股票的牛市”。從目前階段看,中小盤股未來投資性價比提升,覆蓋面廣、強調全市場選股的主動量化基金也更容易篩選出這類中小市值的股票。
此外,過去幾年,部分領跑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很大一部分超額收益來自于行業暴露,而主動量化投資更強調行業配置中性,未來市場風格大概率偏向均衡,這也意味著主動量化投資更有“用武之地”。
當前更看好
兩類主動量化基金
主動量化基金包括量化對沖、指數增強等不同類型,站在當前時點,哪類主動量化基金更有機會?在田漢卿看來,短期市場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對于不愿意承擔較大市場波動風險的投資者而言,比較適合配置一部分不論股市漲跌,都有可能獲得一定正收益的量化對沖類基金;而對于愿意并能夠承受一定股市波動風險的投資者來說,當前以中證500指數為基準的主動量化基金,是主動量化基金中一個相對較優的配置選擇。
量化對沖類基金是通過構建指數增強組合,然后利用股指期貨對沖貝塔風險,追求純阿爾法收益的市場中性策略產品。
“華泰柏瑞基金旗下的量化對沖基金有一個特點,就是完全對沖,市場中有的絕對收益基金或多或少會有多頭暴露;從過往市場數據分析,華泰柏瑞量化對沖基金與beta的相關性處于市場同類基金偏低水平。此外,從阿爾法的來源分析,華泰柏瑞量化對沖基金的阿爾法也不是通過持有抱團股獲得,中長期也更加穩定。”田漢卿表示。
“除了量化對沖類策略,量化多頭類基金中,當前時點,我更看好以中證500為基準的主動量化基金。”田漢卿稱,“相對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包含了不少二三線龍頭股,這些股票投資性價比相對更高,且由于市值偏小,市場對其投資價值的挖掘不夠深入,因此目前階段也相對更看好跟蹤中證500的主動量化基金。”
除此之外,田漢卿還看好港股的投資機會。“盡管全球流動性的邊際變化或對權益類資產的價格形成壓力,美股可能的回調會短暫拖累港股市場,但港股的低估值板塊可以說是全球的估值洼地。估值相對有優勢的港股板塊,大概率上可以率先反轉,接下來的表現有望好于其他估值較高的市場。”田漢卿說。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