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劉慧
企業現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它就像是企業的“血液”。通過“檢測”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將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
那么,從現金流角度深入盤點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哪些公司較有“錢”景?
數據顯示,有4973家A股公司披露三季報,在剔除金融及非銀金融公司數據后,合計產生經營活動現金流32471.11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28236.34億元,同比增長15%,另外今年前三季度3144家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呈凈流入。這從整體上反映出A股上市企業經營活動的創現能力強,凈利潤質量高,應收賬款管理較好。
《證券日報》記者結合公司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現金流的情況,梳理出1142家呈現經營逐步穩定且利用融資積極擴張的成長期企業;梳理出425家處于經營性現金流穩健、資金儲備相對充足、籌資活動現金流流出積極回報股東或償還債務,減少激進投資的成熟期企業。
近三成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A股上市公司剔除金融及非銀金融行業公司后,有1423家公司前三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且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達29.38%。具體來看,冰川網絡、天味食品、新疆火炬、炬華科技等86家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在10倍以上。
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三成上市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改善,表明企業具備較高的風險承擔能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較好。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最直觀的現金指標,它反映了企業正常經營所產生的現金,是企業的造血功能,表現的是企業將凈利潤變現的能力,因此也是諸多投資者選股時的重要參考指標。
某知名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公司經營成果中“落袋為安”的部分,是企業盈利能力很好的補充指標。而且,與凈利潤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通常如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凈現比)大于1,說明凈利潤是由真金白銀收回的,而不是紙面富貴,這樣的公司值得長期關注。
對上述1423家公司進一步梳理發現,其中839家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其中北方銅業、潤澤科技、通寶能源、美聯新材等515家公司在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同時,凈現比超過1。
陳靂表示,凈現比大于1,說明企業處于相對成熟的階段,具備一定行業地位與市場規模,具備產生長期穩定的現金流的能力。
1142家公司現金流顯成長期特征
對于成長期的公司,通常經營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這反映出企業通過經營活動收回現金,盈利能力提高,但仍需運用籌資活動融資,并通過購買固定資產或有價證券等方式擴張。
梳理前三季度報告現金流量表發現,符合這一特征的有1142家公司,涉及申萬一級30個行業,扎堆在基礎化工,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分別有146家、140家和118家。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行業景氣度仍可持續。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表示,年內穩增長政策推動下,化工行業需求增長,為化工行業景氣度提升提供支撐。陳靂也表示基礎化工行業方面,滿足相關條件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相關化工企業上。
對于電子行業,陳靂表示,近年來,境外半導體相關的“逆市場”政策,對國內相關產業構成一定擾動,但也刺激了國內相關行業積極投入研發和擴張,當前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生物醫藥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發展空間穩定,行業景氣度和板塊估值具備穩步提升的條件。”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對記者表示。
楊德龍指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正時,企業對外投資產生了回報;反之,企業在積極對外投入擴張經營?;I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反映企業融資能力,為正的時候,企業通過銀行借款、發行債務和股票等方式籌措資金;反之,企業不需要融資,并償還了部分款項。
對于成熟期的公司,通常情況下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這顯現企業有較強盈利能力,且經營相對穩健,無須大規模對外投資,同時還可以向股東分紅,并適度償還部分債務。
梳理數據發現,符合這一特征的公司有425家,包括恒瑞醫藥、陜西煤業、天齊鋰業等3家市值超千億元的行業龍頭。其中,145家公司實現了營業總收入和扣除非經常損益后歸母凈利潤的同比雙增長,308家公司總現金凈流量同比增長,占比逾七成。
為進一步說明成熟期公司的盈利質量,《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了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連續7個報告期單季度的凈現比,上述425家公司中有125家連續7個季度凈現比大于1。企業回收的現金比凈利潤還多,多報告期內,貨物還沒有賣出即提前收到貨款,也說明了公司產品議價能力較強,在產業鏈或行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充裕的現金流,使得這類成熟期的公司獲得機構青睞。同花順數據顯示,425家公司中有6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機構現身。
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前30上市公司一覽
制表:劉慧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趙子強)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