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任世碧
5月10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從今年滬深股通的交易情況看,1月份、2月份外資凈流入,3月份凈流出,4月份又轉為凈流入。近期外資流動和交易情況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從結構上看,今年以來配置型、長線資金保持凈流入,這表明外資看好A股的長期投資價值。
調研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今年以來外資機構對A股的調研熱情持續高漲。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5月11日,有879家公司獲以海外機構及QFII等為代表的外資機構調研,有217家公司獲得10家及以上外資機構聯袂調研,其中,11家上市公司年內獲得外資機構調研均在100家及以上。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壁虎資本基金經理陳雯表示,“推崇價值投資的外資機構,相比國內一些投資者會更看好中國長期發展的潛力,在A股市場大幅回調后,外資投資意愿增強。今年以來,管理層陸續出臺的‘穩增長’措施,扶持相關重點行業的發展,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穩字當頭’保證流動性,對A股也起到一定支撐。此外,人民幣地位的上升,吸引外資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在A股中的占比也會有一定提升。”
近八成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從單個公司來看,上述年內獲得外資機構調研家數在100家及以上的11家公司中,匯川技術、邁瑞醫療今年以來外資機構調研家數均超300家,分別達到348家、343家,埃斯頓期間也受到220家外資機構密集調研,君實生物、中科創達、傳音控股、億嘉和、立訊精密、偉星新材、洽洽食品、華測檢測等8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100家及以上外資機構扎堆調研。
數據顯示,業績穩定增長成為外資機構頻繁調研的重要動力。統計顯示,上述217家公司中,167家公司2021年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其中,51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
上述217家公司今年一季度也創造了較好業績。數據顯示,有170家公司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35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表示,“外資重點調研的企業一季度盈利普遍得到改善,估值相對較低,當前市盈率普遍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市場表現方面,外資密集調研的217只個股今年以來股價表現較弱,203只個股年內股價出現回撤,占比逾九成,其中,112只個股年內股價回撤30%以上。不過,仍有14只個股年內股價實現上漲,君實生物年內累計漲幅居首,達到70.62%,常熟銀行、高測股份、杭州銀行、圓通速遞等4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10%。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記者,“本周A股市場連續3天反彈逐步確立市場上升趨勢,A股市場有望進入到右側建倉的時機。因此,年內被外資機構調研集中的行業,說明其市場關注度較高,尤其是盈利能力較強的行業龍頭企業股價經過回調后,此類品種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217家外資機構密集調研公司扎堆六行業
外資機構重點調研和看好A股市場的哪些領域,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如何呢?
今年以來獲外資機構密集調研的217家公司具有明顯的行業集中性,如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力設備、計算機、汽車等六行業占外資機構調研公司比例超過三分之二,為69.34%。
對此,陳靂進一步表示,“從行業來看,外資機構以業績為導向,重點調研的行業基本面較好,重點公司業績平穩增長,且經過此前的調整之后現階段的估值相對較低,避開了估值較高或者短期內漲幅較大的板塊。展望后市,這些板塊仍然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現階段,政策紅利不斷釋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共同發力,保證經濟穩步發展和宏觀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吸引力并未改變。A股市場的基本面長期向好,外資重點調研的行業經過去年回調之后,估值已經相對合理,具有配置優勢。”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外資因為投研能力強,所以被市場譽為聰明資金,在A股市場扮演著風向標的角色,有著很強的定價能力,也能吸引到資金的跟隨,因此外資看好的行業往往接下來表現會強于大市。從外資調研的行業方向來看,一方面調研了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行業;另一方面調研了正處于高景氣周期,成長確定性高的行業。因此,我們看好外資調研行業的投資機會。”
“電子行業,新能源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程度提升,帶動IGBT、SiC及SJMOSFET等需求,同時國產化持續,拉動車載電子設備景氣度持續上行。‘十四五’期間軍工領域國產化、信息化進程提速,電子元器件充分受益,景氣度持續提升。”東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對記者表示。
表:今年以來獲50家以上外資機構密集調研的公司一覽
制表:任世碧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