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雨
12月15日晚間,宣亞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擬收購蜜萊塢48.24%的股權,經各方協商一致同意終止重大資產重組。該股于12月18日恢復交易,該股復牌當日以一字跌停報收,截至12月21日連續4天跌停,期間累計跌幅達到34.39%。
另外,大連電瓷12月4日晚間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決定終止重組事宜。大連電瓷在今年6月27日披露的重組草案顯示,公司擬采用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網羅企業等18名紫博藍股東持有的紫博藍100%股權,交易定價為18.6億元。該股于12月6日恢復交易,復牌當日也以一字跌停報收,此后連續3天跌停,月內股價累計跌幅近四成。
種種跡象表明,嚴監管下包括“再融資新規”等政策出臺后,中國資本市場呈現出新變化,滬深兩市出現了新環境。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以來“殼”行情一路降溫,炒殼的投機現象難以被市場認可,投資者越來越重視上市公司真正的價值和成長性,股市的價值投資復興漸成趨勢。
雖然借殼也有成功的案件,例如360借殼江南嘉捷回歸A股市場,該股復牌后連續18天均以漲停價報收,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但是這僅僅是少數個案。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滬深兩市有93家公告重大重組事件失敗的公司,今年以來截至12月18日,股價呈現下跌的公司達到80家,占比近九成。其中,有11家公司股價期間累計跌幅高達50%以上。
筆者通過對上述93只個股進行梳理發現,出現這一新現象主要有以下三大邏輯疊加。
首先,政策趨嚴已成新常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市場生態環境明顯凈化。市場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機炒作逐漸得到抑制,投資風格逐漸向價值投資轉換。證監會嚴格稽查執法,杜絕忽悠式重組、盲目跨界重組,監管政策對市場的正面引導效果明晰,重組上市明顯減少,炒殼現象有效降溫。
第二,純講“故事”卻無或少有業績支撐價值創造的重組案例將越來越難讓市場歡迎與接受。統計顯示,上述93家公司中,2017年三季報凈利潤實現同比下降的公司有46家,占比近五成。截至目前,已有37家公司披露了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憂的公司數量達到15家,占比逾四成。
第三,IPO常態化下,估值高企難以維系。統計顯示,截至12月18日收盤,上述93只個股中,動態市盈率超50倍的個股達到37只,剔除19只估值為負值個股,占比五成。其中,17只個股估值更是高達100倍以上。
在以往的經驗里,在長期停牌后,經歷過資產重組、重新恢復上市的公司股價,在不設置漲跌幅限制的首個交易日往往會出現巨大的漲幅,但近期此類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的首個交易日股價大多出現不漲反跌的現象。如,川化股份在經歷近20個月的長期停牌后,該股12月18日恢復上市,公司股價竟大幅低開20%后低走,收盤大跌28.9%,12月19日仍以跌停價報收。
重組失敗,股價不跌反漲的股票,數量雖少,但基本都有業績支撐。統計顯示,上述93只個股中,有13只個股年內股價實現上漲,其中的11家公司今年三季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綜合來看,筆者認為,在強監管嚴監管背景下,借殼、并購重組等市場行為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炒”偽重組、偽并購將越來越來沒有市場。在偽重組熄火的同時,A股估值體系的修復和重構正在深刻進行中,投資邏輯向價值投資轉變,這將引導價值投資成市場主流,新一輪估值修復值得期待。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