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認為,鑒于2022年穩增長的政策總基調,對于政策面穩增長的意愿和能力不應低估。2022年經濟增長有望前低后高,增速逐季收斂至正常水平;全年增長目標可能設置于5%-5.5%,并且最終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
從三駕馬車來看,2022年會呈現出投資加快推進,消費復蘇穩中有升,出口韌性猶存的走勢。其中,基建和制造業投資成為拉動投資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支撐邏輯較為明確;消費平穩復蘇仍是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因素;出口雖然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高,但也不會形成拖累。
2022年,在政策強力推動下,基建投資有望發力,制造業投資將保持較快修復態勢,兩者將共同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在諸多利好因素的支撐下,基建投資會加快推進。政策強調更加注重有效投資,相較于傳統基建投資,新基建、民生投資和高端制造投資能夠帶來更大的效用。事實上,2021年基建投資的持續疲弱已經預示著,在政策強力推動和財政金融資源有效投入的支撐下,2022年全年的基建投資會有較好表現。
作為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投資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動力來自于:經濟復蘇,外需繼續改善;隨著RCEP的正式啟動和中國強勁的生產供應能力,出口仍將保持較強韌性;價格向中下游傳導,使得中下游企業經營狀況改善,企業經營和盈利狀況好轉;政策推動制造業貸款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21年前11個月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增加,這一趨勢有望在2022年延續;政策引導下高新技術制造業的引領作用加強。
2022年全球疫情出現改善的可能性較大,支撐消費較快恢復的因素增多,社會消費品零售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潛在增長水平。一是隨著“缺芯”問題的緩解和全球疫情不斷好轉,多國的生產力和全球化的供應鏈將逐步改善,帶動汽車銷售回暖。二是居民合理的住房信貸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帶動相關消費改善。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相關地產類消費將會得到較好推動。三是就業情況良好,居民收入將趨修復,帶動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2022年出口增速可能邊際放緩,但仍具韌性。歐美外需仍有黏性;東盟復蘇或將提振中間品需求;國內全產業體系支撐出口供給;東盟產業鏈穩定性稍弱,我國對其出口替代仍將持續;匯率雙向波動和海運改善或將穩定出口。
諸建芳認為,2022年我國經濟有望恢復至潛在增長水平附近,并將實現GDP同比5.5%左右的增長。從結構上看,預計高技術制造業、居民消費、基建投資以及出口貿易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第一,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時代背景下,高技術制造業將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增強。“十四五”期間,我國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將著重發展核心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卡脖子”領域,同時在力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產業的投資節奏也將加快。另外在政策的指引下,金融資源也開始向高技術產業傾斜,預計高技術制造業有望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超過房地產行業,助力我國經濟繼續高質量發展。
第二,隨著疫情對社會、經濟的擾動進一步可控,居民消費有望進一步復蘇。從最新的消費數據來看,盡管短期內又有散點疫情發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下滑幅度總體在預期范圍內,反映了國內防控政策不斷完善,疫情對社會、經濟的擾動逐漸減小的特點。同時預計2022年中下游企業的利潤和居民就業都將改善,居民收入將有所增加,為消費提供了向上動能,因此預計2022年居民消費也將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
第三,目前基建投資在項目儲備和資金來源都有保障,將有望為經濟增長再添助力。預計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將有向上空間:一方面,在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背景下,“十四五”規劃中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將加快推進;另一方面,2021年新增專項債的落實和2022年部分專項債額度的提前下達,都將為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提供保障,預計2022年這些建設基金將加快向項目開工轉化,并形成實物工作量,屆時基建投資將有望為經濟增長再添助力。
第四,2022年出口增速將邊際放緩,但仍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之一。展望2022年,隨著海外主要經濟體供需缺口的收斂,同時在高基數的作用下,出口增速確實將邊際放緩,但是考慮到海外主要經濟體供給端修復的斜率緩于預期,以及我國制造業的產業鏈優勢在全球范圍內仍屈指可數,預計我國出口市場份額占全球的比重將維持高位,因此出口仍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之一。
黃文濤認為,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可見經濟增長在剔除低基數效應后,整體上仍偏低,主要是受到疫情擾動和宏觀政策偏緊兩條主線的影響。
展望2022年,這兩條主線都會有改善,一是2021年底2022年初我國基本達成群體免疫目標接種率,2022年的疫情形勢預計整體要好于2021年,服務業和消費有望重回復蘇軌道,二者分別從生產端和需求端各占GDP的50%以上,是經濟結構中的大頭,將有力支撐經濟回暖。二是宏觀政策回暖,收縮性的政策將減少,穩增長的政策將居多,2022年基建投資增長有望加快,房地產投資增速觸底后也將企穩回升,制造業投資仍將實現高個位數增長,總體上2022年除出口壓力較大之外,其他需求端的動力都是可以期待的。
張岸元認為,2022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壓力較大,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明確判斷,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先立后破”;“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增長動力方面,一是要促進消費企穩回升。擴大消費的重點是擴大居民消費。二是要穩定投資,基建集中、提前發力就必不可少。三是要避免出口快速下行。疫情存在反復,外需總體不至于大幅回落,這種情況下,保持較為穩定的匯率水平更加有利于出口。
高瑞東表示,預計經濟在2021年四季度邁過短期低位后,2022年經濟增速將穩定回升。從五大經濟部門來看,預計2022年制造業復蘇趨勢有望維持,居民消費溫和復蘇,基建集中于2022年上半年發力,此三者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向前看,制造業可能會成為2022年經濟中最大的亮點。一則產業升級持續推進,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綠色投資相關產業的景氣度將維持高位。二則海外疫情持續擾動供應鏈恢復,出口韌性較強,支撐制造業的訂單和盈利。三則通脹剪刀差有望收斂,打開小微企業盈利空間。
章俊認為,在三重壓力背景下,國內政策重心轉向穩增長,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整體平穩。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全球補庫存需求將繼續支撐中國出口,而服務類消費會推動消費改善。投資層面,新基建和制造業投資,以及保障房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對沖房地產投資下行。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