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近日,多地發布中歐班列2021年運行情況數據,湖南、江蘇、成渝地區、山東濟南等地發運量同比均有明顯增長。《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中歐班列貨運現場,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春節期間,中歐班列“服務不掉鏈子、站點不關張、人不休息車不打烊”,繼續為出口企業提供7×24小時服務支持。春節之后,國鐵集團將對部分地區加大中歐班列開行班次,將在已周密分析論證的地區擇機增開中歐班列。中歐班列已成為中國穩定全球供應鏈、企業出口創匯創利的重要通道。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數據發現,2021年,中歐班列(長沙)共發運1030列,同比增長94.34%,運輸貨物貨值達27.69億美元,貨重68.03萬噸。發行量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全年為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吉利汽車等湖南制造業企業發運90列定制化專列。
粵港澳大灣區共計開出385趟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23列,增幅46.9%。中歐班列(成渝)實現逆勢大幅度增長,開行量超4800列,占全國比例超30%,運輸箱量超40萬標箱。中歐班列(濟南)開行764列次,同比增長41%。中歐班列(江蘇)累計開行1800列,同比增長29%,開行數量創歷史新高。
長沙市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去年圣誕節以來,中歐班列(長沙)發運量持續增長,工程機械、軌道裝備、消費電子、特色農產、生活用品、服裝鞋帽、玩具文具等成為出海創匯主力軍,相比價格波動且船期不確定的海運通道,中歐班列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首選。
2022年1月,多地中歐班列又迎來開門紅,部分地區發出了本地區首個中歐班列。1月1日,開往俄羅斯沃爾西諾的X8426次中歐班列駛出石龍站,成為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第8趟奔赴海外的中歐班列。1月6日,裝載50個集裝箱、貨值585.93萬美元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國際鐵路港啟程,成為2022年長沙開行的第14列中歐班列。1月11日,滿載著100個標箱新疆地產番茄醬的中歐班列從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鳴笛啟程,這是該物流園開行的首列中歐班列。1月12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后旗工業園區金浩特鐵路物流園區內,一列滿載著50個集裝箱油葵籽仁等優質農產品的“烏拉特后旗號”中歐班列鳴笛駛出,這是內蒙古烏拉特后旗正式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
未能開通中歐班列的內陸地區也在積極謀劃將自身交通優勢與中歐班列對接,進入國際大通道。1月12日,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赴湖南城陵磯新港區,就中歐班列(多式聯運)綠色物流項目進行交流洽談。中歐班列岳陽站及中歐班列(多式聯運)綠色物流項目落戶新港已在籌備當中。湖南岳陽與中歐班列的互動還得到財信金控大力支持。財信金控工作人員介紹道,“岳陽港口作為內陸大港,擁有得天獨厚的深水碼頭,適合發展水鐵聯動、陸水聯動等多式聯運方式,我們聯合普洛斯與岳陽市設立總規模50億元物流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助力岳陽發揮多式聯運物流樞紐作用。待岳陽港口對應項目建設完畢,好比為內陸外貿出口打通任督二脈,能發揮更大經濟效益。”
春節期間,中歐班列是否持續為出口企業提供便利?近日,記者走訪長沙北站時看到,正在進行消毒清理的中歐班列宛如巨龍橫臥在鐵軌上,一眼望不到頭;編組站內的工人們緊張忙碌著,在做最后的車體檢查作業。長沙北站工作人員說道,本次將發送中歐班列4列,貨物200標箱,貨值約2360萬美元,班列將經由新疆出國,前往波蘭、德國、俄羅斯等歐洲國家。對于節假日安排,他表示,春節期間,中歐班列“車不打烊,站不關張,服務不掉鏈子,7×24小時為出口企業提供服務支持。”
(編輯 上官夢露)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