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0月27日晚間,紫天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證監會于9月6日、10月25日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和涉嫌拒絕、阻礙執法,以及公司財務總監李想、公司董事長兼董事會秘書宋慶、公司總經理李琳涉嫌拒絕、阻礙執法,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三人進行立案。
同時,深交所向公司下發關注函。關注函顯示,公司還因涉嫌隱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調查。深交所表示,針對公司未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違規行為,將啟動紀律處分程序,并視案件調查情況依法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此前,紫天科技年報審計機構及相關負責人因拒絕、阻礙監管執法,被福建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
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上市公司、中介機構拒絕、阻礙執法,是對證券市場秩序的公然破壞,涉嫌違反證券法、刑法,沖擊了市場誠信基礎,挑戰了監管權威,必須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堅決予以打擊,維護市場“三公”基礎。
業績變臉、涉嫌阻礙執法
今年已兩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4月30日,紫天科技發布2023年年報。當晚就收到了福建證監局的警示函。公司2023年歸母凈利潤-12.1億元。公司2022年凈利潤1.7億元,2023年大額虧損,按照規定,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截至1月31日,公司未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因此,福建證監局決定對紫天科技及宋慶、李想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5月6日,紫天科技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據問詢函,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90億元,同比增長128.11%,實現歸母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122.70%。但是,年報業績卻突然急轉直下,2023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88億元,且虧損12.10億元。深交所要求公司及審計機構北京亞泰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亞泰國際”)說明相關差錯更正所涉及的具體事項及差異更正的原因和依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虛增收入、凈利潤、凈資產等財務造假情形。
圖片來源:Wind截圖
此后,公司多次發布延期回復公告,且至今也未回復深交所年報問詢函。而且,自7月31日之后,公司也未再按規定發布延期回復相關公告。
據深交所5月28日下發關注函稱,自年報問詢函發出后,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多次聯系并要求公司及公司董事長(代行董事會秘書)配合監管、如實完整回復年報問詢函并履行相應信息披露義務。宋慶先后以個人身體不適、不負責具體回函工作等為由拒絕實質性溝通。
9月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依法決定對紫天科技立案調查。但是,公司并未披露該立案調查公告,是當日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披露了該信息。關注函提出,“上市公司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屬于應當立即披露的重大事件。你公司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本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立即就你公司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相關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0月25日,因涉嫌阻礙執法,證監會依法決定對公司及三名相關責任人立案調查。
10月27日,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提及,“除上述兩次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外,你公司還因涉嫌隱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調查。福州市公安局對你公司立案調查后,辦案人員多次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聯系宋慶、李琳、LIXIANG(李想)等人,均未獲回應。福建證監局已將上述事項明確告知你公司,并要求你公司立即就該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督促公司“立即就你公司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調查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本案中,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行為極為罕見,可謂匪夷所思,難以理喻。”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具體而言,一是業績變動涉及的金額大,凈利潤從2022年盈利1.7億元劇降至2023年虧損-12.1億元;二是違法違規行為持續不斷,對于2023年業績“變臉”,事先不發業績預告,事后不發更正公告,此后拖了半年也不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最后還不發公安機關和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公告;三是對抗監管,態度堅決,在公安機關已介入的情況下,仍不提供資料,不配合調查。
公司及相關責任人
或面臨行政處罰、刑事責任
配合證券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調查,是證券市場經營主體的基本義務。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職責,被檢查、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
對于拒絕、阻礙執法的行為,證券法亦規定了具體處罰條款。根據證券法第二百一十八條,拒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調查職權,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以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并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法規定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責任,且規定了有關單位及個人配合立案調查的法律義務。上市公司拒絕、阻礙執法,一方面是對監管權威的挑戰,另一方面,這也表明該公司是故意實施涉信披違規事項。對于信披違規,上市公司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重大過失,是監管部門作出處罰措施時考量的因素之一,預計該公司以及相關責任人將面臨嚴重的行政處罰,甚至是刑事法律責任。
監管及時“亮劍”
審計機構已收到監管函
公開信息顯示,在紫天科技被立案調查之前,其審計機構亞泰國際也因拒絕、阻礙監管執法行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8月29日,福建證監局對亞泰國際及其執行事務合伙人田夢珺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監管函顯示,5月9日,福建證監局開始對亞泰國際執行的紫天科技2023年度財務報告審計項目進行監督檢查。于當日向亞泰國際發出執法文書調閱紫天科技2023年審計底稿。亞泰國際及其執行事務合伙人田夢珺多次無正當理由不按要求提供紫天科技2023年審計底稿,田夢珺還存在不配合福建證監局約談工作、拒絕接聽福建證監局檢查組人員電話、拒絕回復福建證監局檢查組人員短信、微信的情形。
7月24日,福建證監局檢查組前往亞泰國際辦公地址,現場再次出具《指定方式報送文件資料通知書》,要求亞泰國際將紫天科技2023年審計底稿通過快遞寄送至福建證監局。亞泰國際作為寄件人,先是將審計底稿交付快遞進行寄送,后又以主動撤回快遞的方式收回已寄出的審計底稿,且之后未再寄出審計底稿。
福建證監局表示,亞泰國際及田夢珺的上述情形嚴重影響檢查工作開展,擾亂證券市場秩序,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決定對亞泰國際及田夢珺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對于公司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會計師事務所發表的是標準無保留意見。在交易所、地方證監局已經啟動調查,且會一查到底的背景下,會計師事務所仍拒絕提供底稿,原因可能是審計底稿實在經不起查。”陳波表示。
根據刑法,上市公司和審計機構拒絕提供檢查所需文件資料,不配合監管執法的行為,還涉嫌構成犯罪,可能受到刑事處罰。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規定,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王智斌表示,審計機構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其職責是為投資者提供獨立、客觀的審計意見。亞泰國際作為紫天科技審計機構,本應勤勉盡責,確保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該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涉嫌拒絕、阻礙執法,不僅違反了職業操守,也嚴重損害了審計行業的公信力。監管部門對其進行立案調查,顯示了對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嚴厲打擊,督促其履行“看門人”職責,維護資本市場的誠信基礎。
陳波表示,監管部門及時“亮劍”,不僅僅是打擊違法行為,也是維護監管權威和資本市場“三公”秩序、市場誠信基礎的必要條件。
(編輯 喬川川)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