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正用“真金白銀”對人民幣資產投出“信任票”。近期,北向資金連續多日大幅凈流入。其中,14日凈流入166.02億元,創今年以來單日凈流入新高。高盛、摩根大通、富達國際等外資機構紛紛表示,配置中國資產越來越重要,看好A股投資價值,建議增配中國資產。
證監會日前表示,將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市場預期,資本市場全方位制度型開放將深入推進,繼續提升外資投資便利化水平,改革過程中將催生更多投資機遇。
機構“唱多”A股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將中國股票的投資建議調整為“超配”。他們認為,中國股票具有估值吸引力。目前,中國資產在外資全球資產配置中處于低配狀態。
富達國際全球首席投資官安德魯·麥福睿表示,當下,多元資產的組合對投資者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中國資產配置比例具有提升潛力。
“現在是增持中國資產的良機。”摩根大通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馬爾科·科拉諾維奇認為,中國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等經濟數據令人驚喜,近期市場回調為股票投資者提供了買入機會。
高盛在日前發布的一份策略報告中稱,與其他市場的股票相比,其更看好A股,因為A股較少受到全球宏觀環境“逆風”襲擾。
當前A股主要指數估值均已下探至歷史較低水平。數據顯示,11月16日,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分別為12.25倍、11.10倍,歷史分位值分別為28.46%、25.54%;科創50指數市盈率為40.08倍,歷史分位值為8.22%。
改革提升中國資產含金量
近期,進一步提高外資投資中國資產便利性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不少國際機構看好改革催生的投資機遇,中國資產的含金量將進一步提升。
為進一步提高外資投資A股便利性,證監會日前表示,正研究制定外資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的兩項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參照境內公募基金按產品計算持有證券數量,以及豁免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
“證監會擬明確的外資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可極大便利公司旗下各類基金通過QFII、RQFII和滬深股通等渠道加大對A股市場的投資力度。”富達國際中國股票基金經理周文群表示,明確外資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是在更精細的“顆粒度”上做出的監管安排,在提高外資投資便利性方面達到新高度,將進一步激發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活力。
除了堅定擴大開放,中國資本市場也在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增強對外資等長期資金的吸引力。比如,證監會4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積極推動養老投資產品創新發展。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不少外資機構看好中國養老金體系第三支柱改革試點帶來的機遇。
“我們的長期目標是在中國打造并建立成熟全面的資產管理和養老金管理業務,基于我們在全球其他市場的運營方式,為中國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提供服務。”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小薏表示,公募業務展業后,富達國際希望將公司在全球市場積累的經驗和專長帶入中國市場。
外資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外資機構競相加碼布局中國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
中國的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賽道是國際機構重點關注的領域。6月獲準開業的高盛工銀理財日前推出首只理財產品。
高盛資產管理亞太區除日本業務負責人林俊說:“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規模和專業度迅速提升。在開放的歷史性契機下,我們將發揮投資和風險管理專長,為本地投資者打造與其理財投資需求相匹配的解決方案。”此外,貝萊德等機構也競相布局中國財富管理市場,他們認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進入了系統性、趨勢化發展新階段。
同時,另類投資領域進入外資機構視野。安德魯·麥福睿表示,增加對中國不同資產類別的配置,可滿足全球指數體系對中國資產配置的需求。隨著時間推移,中國資產有潛力提供良好回報。“作為全球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我們期待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把握住中國市場涌現的新機遇。”博楓董事合伙人、中國區負責人司徒默說。
ESG主題在引領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潮流的同時,也為外資機構發展帶來新機遇。路博邁集團亞太區負責人、路博邁基金總經理劉頌認為,外資機構可深耕中國上市公司,融合國際化的ESG投資和評價標準,打造出更適合中國上市公司的評價體系。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