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交所迎來開市一周年。
Wind數據顯示,一年時間以來,共159家企業在北交所成功登陸,總市值近2000億元。
雖然北交所定位更早、更小、更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企業通常融資規模較低,對券商投行業務的收入貢獻短期并不高,但一些在新三板業務上有傳統優勢的券商,仍然會比較重視北交所業務。
從159家已上市的北交所企業背后的保薦機構來看,保薦上市項目數量最多的券商分別為中信建投(14家)、申萬宏源承銷保薦(13家)、東吳證券(9家)、中泰證券(9家)、開源證券(8家)、國金證券(7家)、中信證券(6家)、長江證券承銷保薦(6家)、東莞證券(6家)。
在上述券商中,原先深耕新三板業務的券商在北交所的東風下,進一步拓寬了業務機會,例如開源證券、申萬宏源等等。
相比之下,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聯合、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行業龍頭在北交所上市企業中的存在感并不強。其中,中信證券保薦6家企業位居第七,國泰君安(4家)、中金公司(3家)、華泰聯合(2家)、海通證券(2家)、廣發證券(1家)北交所上市企業保薦數量排名位于第十四到第四十之間。
全國股轉公司官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為6607家。其中,創新層1703家,基礎層4904家。
能夠看出,積極拓展北交所業務資源,為專精特新資質的創新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已經成為券商當下的重要目標。后續北交所上市公司將從符合條件的創新層掛牌公司中產生,項目儲備的多寡將決定券商在北交所相關業務上是否贏在起跑線。在此背景下,各家券商也呈現加速“屯糧”的態勢。
開源證券和申萬宏源的持續督導企業數呈現領跑姿態。截至目前,開源證券持續督導企業有669家,申萬宏源緊隨其后,有572家。
此外,東吳證券、國融證券、中泰證券、長江證券、安信證券持續督導企業數也超200家,東北證券、興業證券、財通證券持續督導企業數也排在前十位。
不難發現,無論是傳統大型投行還是中小、外資券商均在北交所有所發力。經界面新聞不完全梳理,在此前的半年中,近乎所有上市券商提到了要在北交所加大布局,而且也有眾多非上市券商在公司公眾號或者官網表態要加大在北交所的投入。若以體量大小來看,頭部券商正躬身加碼,而中小券商在彎道超車。
開源證券新三板團隊負責人諸海斌指出,“北交所一周年以來,新三板做市業務第一梯隊券商初顯。但排名10%-20%的券商排名變動較大,部分券商持續戰略性發力,因此榜單爭奪較為激烈。相比北交所投行保薦業務CR5的40.54%,當前做市業務CR5僅23.51%,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不過對比二者也不難發現,部分投行業務靠前券商的做市業務排名也相對靠前,說明在長期看好新三板-北交所生態發展的情況下,加碼做市業務意在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他表示,北交所作為注冊制試驗田,之前在制度層面已經為實行混合交易制度預留了空間。若未來北交所改革引入做市商制度,或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而券商如果能抓住機會大力發展做市業務,在一級市場的北交所保薦業務和二級市場的研究、自營、資管、財富等業務產生有機聯系,形成業務鏈條中相互配合的閉環,最終有助于打造注冊制下的核心競爭力。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