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昨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他指出,要積極構建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將著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快推進投資端改革,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統籌推進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領域關鍵制度創新,扎實推進制度型開放;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著力健全市場風險的預防、預警、處置機制,努力維護市場平穩有序運行。
易會滿表示,資本市場3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目前,我國股票、債券市場規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貨交易額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為加快建設現代金融體系、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服務實體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深化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力日益增強,高水平雙向開放的新格局加快形成,市場發展的法治根基不斷夯實,市場監管和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易會滿指出,在改革發展、監管執法的全流程,要想投資者之所想,慮投資者之所憂,解投資者之所難,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必須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正確處理好穩與進、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努力把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攻堅戰、持久戰。目前,科創板開板以來,IPO融資金額已占同期A股的近一半,資本市場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明顯增強。穩步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存續余額近16萬億元,融資工具品種不斷豐富,有效拓寬了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平穩推出了90個期貨期權品種,基本覆蓋國民經濟主要領域,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功能有效發揮。今天上市公司已超過41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于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產業升級的“領跑者”,經濟運行“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提升。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近19萬億元,權益類基金比重近兩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5萬家,管理資產約16萬億元。境外投資者持股市值不斷提升,外資連續3年保持凈流入。原油、銅、鐵礦石等期貨品種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證監會加快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系統性開放,看穿式監管等特色制度得到國際同行廣泛認可,跨境監管合作、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易會滿表示,30年的歷程啟示,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資本市場的全面領導,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必須始終堅持把防范化解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必須始終堅持發揮各方合力。只有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本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有機結合起來,自覺把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去謀劃、去推動,才能夠乘風破浪、攻堅克難、行穩致遠。在改革發展、監管執法的全流程,要想投資者之所想,慮投資者之所憂,解投資者之所難,積極構建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必須進一步深化對資本市場發展規律的認識,尊重市場首創精神,堅持依法治市,學習借鑒國際最佳實踐,把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前推進。繼續堅持系統觀念,主動加強與各方面的溝通協調,積極尋求最大公約數,加快形成各方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良好治理生態。
易會滿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經過30年的積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正在不斷形成和鞏固,實體經濟潛力巨大、宏觀環境總體向好、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增強,我國資本市場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資本市場發展也走過彎路、經歷過坎坷,發展還不充分不平衡,離市場和投資者的期盼還有差距;市場結構還不盡合理,上市公司結構、投資者結構和中介機構結構仍需優化完善;監管能力提升依然任重道遠,對資本市場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健康的投資文化有待培育鞏固,理性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還需進一步倡導和弘揚;良性發展的市場生態需要持續涵養,完善資本市場治理還需久久為功。
一是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兩個大局”,更加自覺站位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聚焦“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核心任務,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積極貢獻力量。
二是將著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科學把握各層次股票市場定位,完善各板塊差異化制度安排,繼續規范發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和場外市場,努力形成功能互補、有機聯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快推進投資端改革,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不斷拓展市場深度、增強發展韌性。
三是將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發揮好資本市場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激發企業家精神和人才創新活力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支持滬深交易所加快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建立健全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四是將以注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重要抓手,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堅持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原則,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進一步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強化優勝劣汰。統籌推進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領域關鍵制度創新,扎實推進制度型開放。
五是將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認真落實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持續優化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安排,推動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爭取各方支持,助力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更好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作用。
六是將堅持底線思維,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著力健全市場風險的預防、預警、處置機制,努力維護市場平穩有序運行。全面貫徹“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方針,穩步推進重點領域風險有序化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七是將加快監管職能轉變,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強科技監管能力建設,推進科技與監管深度融合。加快健全證券執法體制機制,提升證券執法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持續優化市場生態。
八是將全面提升證監會系統黨的建設質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忠專實”的監管干部隊伍。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廉潔從政,加強全流程全鏈條的公權力監督制約,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13:14 | 大商所就純苯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 |
13:14 | 證監會舉辦2025年“5·15全國投資... |
12:59 | TCL華星攜APEX臻圖與印刷OLED“全... |
12:48 | 這一板塊持續爆發,4股斬獲3連板! |
12:47 | 剛剛!吳清出席,證監會重磅發聲! |
12:44 | 淘寶在哈薩克斯坦推出俄語版及包郵... |
12:21 | 電廣傳媒聯合達晨1.15億元投資馬欄... |
11:37 | 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中策橡膠即將開... |
11:24 | 恒瑞醫藥正式啟動H股全球公開發售 ... |
11:22 | 八連板!603389,公告后再漲停! |
11:19 | 網宿科技重磅升級邊緣AI平臺 三大... |
11:12 | 3天3板!集泰股份“一字板”漲停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