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中證協”)向各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簡稱《指引》)征求意見稿。某資深券商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指引》主要是強化證券公司的合規和風控,督促證券公司打造完善內部信息輸出和發布平臺,管控公司信息的發布。“這其實也是對證券公司的一貫要求。”
年內券商領30張“罰單”
據《指引》,聲譽風險是指由證券公司經營管理及其他行為或外部事件導致證券公司股東、員工、客戶、第三方合作機構及監管機構等對證券公司的公開負面評價的風險。證券公司應建立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以及從業人員聲譽約束及評價機制。在進行人員招聘和后續員工管理、考核、晉升等情形時,對從業人員的歷史聲譽情況予以考察評估。
據悉,去年8月份,中證協曾就《證券公司聲譽風險管理能力專項評價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向券商征求意見。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指引》在從業人員誠信建設方面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對資本市場相關主體的證券合規提出更高要求,而作為證券市場基礎之一的證券公司,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內控審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證券公司應關注風險管理存在敞口的地方,加強細節管理,加強合規體系建設。特別是當前在注冊制逐步推廣的環境下,對于披露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前華創證券電話會議嘉賓遭質疑事件,在業內引起關注,也受到監管層高度重視和高效回應。最終華創證券被貴州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涉事研究員潘某韜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3年內不得擔任與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相關的職務或實際履行上述職責。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4月22日,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對券商、券商營業部及證券從業人員開出了30張“罰單”,包括證監會對3名證券從業人員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地方證監局對14家券商及券商營業部、17名證券從業人員開出的行政監管措施,包括出具警示函或定為不適當人選等。
從處罰原因來看,主要涉及證券從業人員炒股和代客理財、內部合規存在問題、在重大資產重組或IPO項目中未勤勉盡責、研究所部分業務管理流程存在漏洞等。
新證券法新增誠信檔案要求
另外,今年3月份實施的新證券法也增加了關于誠信檔案的規定。新證券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將有關市場主體遵守本法的情況納入證券市場誠信檔案。
上述資深券商人士表示,新證券法增加了誠信檔案的內容,也為《指引》提供了法律依據,中證協推動行業聲譽體系建設,也更加“名正言順”。
李湛表示,新證券法將誠信建設提升至法律地位,且顯著提高證券違法成本,嚴厲懲治并震懾違法行為人。在新證券法出臺后,重點將依法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提高了違法成本,市場將倒逼證券服務機構更加誠信守法。
據證監會網站,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于2008年正式運行,2014年又升級建成并啟動運行了內容更全面、標準更統一、功能更強大的“資本市場誠信數據庫”。截至2018年底,證監會資本市場誠信數據庫累計收錄市場主體信息99.6萬余條,覆蓋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期貨服務機構、境外證券類機構和交易所駐華代表處、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關機構和人員;累計收錄誠信信息42.9萬余條,包括執法類信息、行政許可審批信息、監管關注信息、公開承諾信息、正面誠信信息和其他信息。
“中介機構若存在失信行為,除了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風險,還有失信制裁風險。對公司業務發展和聲譽、以及從業人員的職業前途,都會產生影響。證券公司需要查找內控體系方面的缺失,風險控制方面的盲點,查缺補漏,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實現業務、合規兩條線并重的戰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李湛表示,誠信建設本就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礎,其關系到上億投資者的切身利益。誠信建設的加強將幫助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編輯 白寶玉)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