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沒有硝煙的戰“疫”來說,防控、阻擊新冠肺炎疫情并不僅限于治病救人,資本市場更是重要的“作戰”平臺。
想具體知道資本市場在“戰”疫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基金、券商等又是如何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請跟著小編一睹為快。
券商現場業務需預約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證監會此前發布的《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行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應引導投資者采取非現場交易。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各證券公司已暫停了證券營業部的現場交易服務,引導投資者通過網絡終端、手機APP等非現場方式進行證券交易。極少數客戶確有需要在現場辦理業務的,證券公司也已提供了事前預約安排,根據客戶申請,分期分批安排投資者臨柜辦理。
2月14日,某大型券商北京營業部工作人員告訴小編,投資者現在可以辦理現場業務,但是需要跟其客戶經理提前預約,之后具體敲定業務的辦理時間。當然,如果該投資者近期是從外地回京的,需要在家自我隔離14天后再來辦理。
小編了解到,目前,開戶、交易、三方存管銀行變更、創業板轉簽、科創板開通和銷戶等大多證券業務均可通過券商APP辦理。不過,由于創業板開通需要進行“雙錄”,因此,開通創業板成為為數不多需要臨柜辦理的業務。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過網絡終端、手機APP等方式進行證券交易的比例已超過95%,但仍有部分中老年人或資金體量較大的投資者有到營業部進行現場交易的需求。
一位來自上海某大型券商營業部的工作人員告訴小編,受此次疫情影響,對于一些上了年紀、此前又經常喜歡在營業部辦理現場業務的投資者來說,隨著目前現場交易的暫停,上述類型的投資者部分選擇自己在家上網炒股,部分選擇電話委托。通過這次疫情,預計會培養部分客戶在家網上交易的習慣。
公募基金掀“自購潮”
小編統計發現,在此次疫情之下,已有多家基金、券商公司紛紛拿出真金白銀支持資本市場。數據顯示,當前已有41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合計金額近26億元。同時,也有5家券商資管表示配置自家旗下產品,合計金額共資5.7億元。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
今年春節開市首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滬指當日跌幅超過7%,但隔日,滬指重回2700點。對部分機構投資者而言,在市場調整中看到的反而是投資機會。
如興全基金率先在2月3日發布公告,公司于2020年2月3日運用自有資金購買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并將于2月4日追加購買約2300萬元,合計購買旗下偏股型基金約6000萬元。另外,中歐、嘉實、銀華、博時、富國等基金公司也宣布出手數千萬資金,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
再比如,東方證券資管、廣發證券資管、國君資管、興業資管以及海通資管等,亦發布公告稱自購旗下產品。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
雖然此次疫情在短期內確實會對市場有所擾動,但從中長期來看,流動性、經濟運行節奏和改革進程是決定市場的根本因素,基金公司的大量自購行為正是用實際行動來表明對A股后市的信心和決心。
全國股轉公司“雪中送炭”
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陣地,新三板針對特殊時期推出多項戰“疫”舉措,如優化業務操作安排,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等。
具體來看,全國股轉公司在2月2日發布的《關于全力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關業務安排的通知》中推出涉及“免收掛牌初費及年費”、“掛牌審查”、“定向發行與并購重組”、“分層安排”以及“股票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等十大方面的有力舉措。
其中,僅“免收掛牌初費及年費”一項,決定免除湖北省312家存量掛牌公司2020年年費,預計減免金額997萬元;并免除湖北省2020年新增掛牌公司的初費和當年年費。對于“定向發行與并購重組”,決定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掛牌公司以及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領域的掛牌公司股票定向發行和并購重組的,開設審查綠色通道。在“股票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中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掛牌公司以及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領域的掛牌公司擬申請股票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的,開通咨詢綠色通道
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
目前,證監會和全國股轉公司都在齊心協力想辦法減少疫情的影響,并陸續出臺相關措施為掛牌企業服務,進一步支持了我國創新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釋放出監管層與企業共抗疫情、共渡難關的態度。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