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會議,圍繞下一個階段的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工作傾聽市場建議。對于市場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理解這次會議的意義?對此,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本次座談會釋放出加快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信號,即一個有廣度和深度、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有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必須深化上市制度、退市制度、處罰制度與投資者結構等方面的改革。目前,導致過去一段時間市場下跌的因素開始有所緩解,從中長期看,經過長時間去泡沫,我國資本市場已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新時代內在要求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當前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
彭文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個有廣度和深度、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有助于新舊增長動能轉換、國企民企平衡發展、提升宏觀調控效率,從而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是新舊增長動能轉換。以創新促發展是告別過去粗放型模式、完成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結構升級的關鍵。對于創新型產業而言,傳統的間接融資存在渠道狹窄、價值發現困難等問題,直接融資市場可以吸引資本和社會專業力量參與新興企業價值發現過程,減少信息不對稱,擴展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渠道。
二是國企民企平衡發展。高效發展離不開民營企業的壯大。民企比國企或房地產行業更難從傳統的間接融資渠道獲得資金。資本市場作為聯系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的通道,可幫助緩解民營制造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三是提升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在資本市場較為成熟的國家,貨幣政策操作除了通過信貸途徑,還可以通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多個渠道傳導至實體經濟。我國貨幣政策傳導主要通過信貸,而信貸與房地產關系緊密且多傾向于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使得非地產行業和中小企業從貨幣放松中受益較少,但受貨幣緊縮影響較大。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助于增強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有助于貨幣政策更均衡地作用于不同的經濟主體,降低因過度依賴間接融資帶來的結構扭曲。
無需對短期波動過度焦慮
中國證券報:今年以來,在一些內外因素的共振下,資本市場出現了比較明顯波動。本次座談會認為,目前資本市場風險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已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如何判斷當前市場走勢?
彭文生:目前,從經濟形勢到政策、從國內到國外,導致過去一段時間市場下跌的因素開始有所緩解,而積極因素正在累積,投資者無需對短期波動過度焦慮。更重要的是,從中長期看,經過長時間的估值泡沫釋放,我國資本市場已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10年前,在標的稀缺性和投資者的非理性炒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證綜指的市盈率一度高達51倍(2007年10月),創業板市盈率更曾高達137倍(2015年6月)。過去幾年,權益市場深度調整,不斷擠出估值泡沫,上證綜指、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分別回落到當前的12倍和36倍,各自處于2000年以來估值的15%和10%分位水平。
我國權益市場的長期配置價值已開始顯現。一方面,從國內各類資產的比較看,如果將收益率的倒數視為估值倍數,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產的租售比不足2.5%、對應的估值約為50倍,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3.6%、對應的估值約為28倍,而上證綜指目前的估值僅有12倍,已經凸顯一定的估值優勢。另一方面,與全球主要國家股票市場相比,A股市盈率和估值分位也處在較低位置。
深化制度改革是健康發展關鍵
中國證券報:本次會議認為,當前資本市場改革面臨比較好的有利時機。對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彭文生:打鐵還要自身硬。要抓住新時代這個大機遇、實現健康發展,關鍵是資本市場自身要構建起一套完善的制度,要遵循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讓優質企業進得來、讓劣質企業出得去,讓違法亂紀的欺詐者受到嚴懲,讓遵紀守法的投資者得到保護。要實現這些目的,就必須深化上市制度、退市制度、處罰制度與投資者結構等方面的改革。
一是以科創板為契機,推進上市制度改革。長期以來,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不健全,導致部分優秀公司在海外上市。“科創板+注冊制”推出在即,這將對上市制度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二是嚴格退市制度,確保優勝劣汰。作為退市階段性安排的ST制度,還需加以完善并進一步起到優勝劣汰的作用。
三是加大懲戒力度,堅決打擊欺詐,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應探索建立集體訴訟等有效的懲罰機制,以充分發揮中小投資者自身維權的積極性,避免因為個人維權成本太高而放棄維權,解決因欺詐收益和處罰成本不匹配而無法產生足夠威懾力的問題。
四是積極培育長線投資者,改善投資者結構。一方面,MSCI計劃將中國股市納入比例提升至20%,富時羅素也宣布納入A股,這有利于增強長線資金的話語權;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將催化第二三支柱等養老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有望形成穩定持續的入市資金,改善股市的投資者結構。
20:18 |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金融監管總... |
20:18 | 畢馬威中國發布《報告》:從“大灣... |
20:16 | 廣州資本市場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 |
20:10 | 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 |
20:09 | 最高檢副檢察長苗生明:持續加大重... |
20:09 | 吉林證監局:踐行金融為民理念 筑... |
20:08 | 中證投服中心公益律師、北京天元律... |
20:08 | 瑞可達多賽道布局提速 創新驅動高... |
20:08 | 道通科技2024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完畢... |
20:06 | 綜合毛利率19.1%創歷史最高 極氪科... |
19:52 | “算力上星”實現突破 產業鏈上市... |
19:52 | 深圳證監局:讓投資者保護“看得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