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楠
2018年6月22日-6月28日期間,深交所對1宗違規行為進行紀律處分,共對18宗違規行為發出監管函,16宗涉及信息披露及規范運作違規,2宗涉及減持違規,發出年報問詢函3份、重組問詢函3份、關注函11份、其他函件58份。
另外,2018年6月25日-6月29日期間,深交所共對237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進行了分析,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反向交易等異常交易情形,深交所及時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對買入“烯碳退”、“金亞科技”金額居前的16個賬戶進行了風險提示;共對28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核查,并上報證監會8起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線索。
上述1宗進行紀律處分的違規行為是,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子公司四川美豐農資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資公司”)與北京熙森麥科思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科思”)等股東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聯豐恒業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聯豐”)。2014年1月1日,農資公司與麥科思簽署了形成一致行動人的《備忘錄》。上述一致行動關系成立后,公司將北京聯豐納入合并報表范圍。2016年6月1日,麥科思向農資公司發出《關于解除一致行動人授權〈備忘錄〉的函件》,收回了其給農資公司一致行動人的授權,自此,公司不再將北京聯豐列入合并報表范圍內。上述一致行動協議解除事項對公司的營業收入產生重大影響,但公司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直至2016年8月23日才在半年度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上述事項。上述行為違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深交所據此對公司及公司時任董事長張曉彬、時任總經理陳潤、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楊達高以及董事會秘書王東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上述16宗涉及信息披露及規范運作違規中,一是萬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一季度實現扭虧為盈,但公司此前未按照規定披露相關業績預告;
二是華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披露的預計2017年凈利潤與2017年度實際經審計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
三是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披露的預計2017年凈利潤與2017年度實際經審計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
四是廣東東方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披露的預計2017年凈利潤與2017年度實際經審計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
五是江蘇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披露的預計2017年凈利潤與2017年度實際經審計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
六是美盛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業績預告披露的預計2017年凈利潤與2017年度實際經審計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
七是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四川映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未及時聘請財務顧問對權益變動報告書所披露的內容出具核查意見;
八是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在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前未按規定履行董事會審議和信息披露義務;
九是歐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2017年度合并財務報表進行更正,凈利潤項目調整金額占更正后當年凈利潤的22.8%;
十是杭州微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購買期貨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十一是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超出預計金額的日常關聯交易事項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十二是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辦理信息披露業務時漏選公告類別且未錄入相關業務參數;
十三是安徽樂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股東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持公司達到5%時未按照規定及時向本所提交書面報告并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也未在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前停止買入公司股份;
十四是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業績預告中凈利潤區間上限和業績快報中預計的凈利潤與2017年實際數據差異較大,且未在規定期限內及時修正;
十五是珠海世紀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業績預告中凈利潤區間下限和業績快報中預計的凈利潤與2017年實際數據差異較大,且未在規定期限內進行修正;
十六是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錯誤地上傳了有關披露文件,造成披露版本有誤。
2宗涉及減持違規中,一是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PANYALING在減持公司股份三個交易日前并未進行公告,違反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的承諾;二是邦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張慶文未按規定在股票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23:53 | 騰訊2025年一季度營收超1800億元 ... |
23:53 | 峨眉山A積極探索“低空+科創+旅游... |
23:53 | 雪龍集團優化海外市場布局 積極尋... |
23:53 | 多家上市公司迎機構密集調研 技術... |
23:53 | 強監管“嚴”字當頭 貴州轄區獨董... |
23:52 | 美線航運現“搶艙熱” 運價短期或... |
23:52 | 東山精密擬約1億歐元收購法國GMD集... |
23:52 | 印制電路板行業持續火熱 上市公司... |
23:52 | 儲能市場化改革“破立并舉” 開啟... |
23:52 | 上交所2024年債券交易百強機構名單... |
23:52 | 險資“多線并舉”加大入市力度 有... |
23:52 | 自由現金流策略受關注 公募機構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