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針對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一些現狀,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挖掘進出口潛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穩市場主體保訂單三個方面提出十五條政策措施。
2021年,我國外貿登上了一個“高坡”。根據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去年年底介紹,預計2021年全年我國外貿規模有望達到6萬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增量預計達到1.3萬億美元,是過去10年增量的總和。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值得點贊。但仍要看到,今年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很可能要過一個“大坎兒”:正如《意見》所指出,當前,我國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外貿運行基礎并不牢固。
外貿一頭連接著國內市場,另一頭連接著國際市場,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國務院辦公廳提出十五條舉措,有的放矢,為促進外貿穩健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
比如,《意見》提出,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引導各地方、進出口商協會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
這是針對運輸成本高漲采取的對策。在其背后,疫情前一個集裝箱大柜從中國出口到歐美,海運費全年維持在2000美元左右,去年下半年最高漲至3萬美元。于是,有人發出“靈魂拷問”:面對“瘋狂的箱子”,一箱貨值能否抵得上運費?那么,如果外貿企業能夠繞過中間的諸多中介環節,自主與航運企業對接,就可以節省相當一部分運費。
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的舉措,關鍵是要落實到位。《意見》對此予以明確:加強組織實施。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同、形成合力,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2021年,中國穩健的經濟基本盤,牢牢支撐起外貿的平穩運行,外貿展現出較強韌性,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2年,我國外貿發展依然是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方面,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已于1月1日正式生效,有利于擴大我國優勢產品出口,對外貿發展是一大利好;挑戰方面,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外貿領域同樣十分突出。如何將挑戰化為動力、變為機遇,讓外貿穩健前行,仍是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