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25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部分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本該提振市場情緒的置換降準,在市場翹首以盼之下,資金面卻呈現出較為緊張的態勢。有觀點認為,貨幣政策基調已有所轉變。事實上,貨幣政策的基調并未改變,但微調的可能性在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不僅僅體現在流動性的“松”或“緊”上,也會更多體現在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上。所謂“猛藥”會逐漸減少,就像老中醫扎針灸一樣,“精準施針”料成常態。
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此次會議的表述與此前政府工作報告中“管住貨幣總閘門,保持廣義貨幣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的表述有所區別。可以預期,在確保金融市場不會有流動性風險的基礎上,貨幣政策操作或呈現出中性偏松跡象。
此前在金融去杠桿情況下,貨幣政策很難有所放松。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2017年非金融部門杠桿率僅略有上升,公司部門杠桿率有所下降,金融部門內部控杠桿取得階段性成效。這也可從側面說明,過去“緊貨幣”+“緊信用”的組合或可轉變為“穩貨幣”+“緊信用”組合。不過,貨幣政策沒有大幅放松的必要,以免造成市場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的情況增多。
在未來貨幣政策執行過程中,可從幾方面把握以穩定市場。
首先,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既防止流動性偏松,也把握好金融調控的節奏和力度,防止流動性過緊。在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時,要注重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給市場以穩定的預期。同時,要加強政策協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其次,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削峰填谷”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年初以來,央行通過CRA、MLF、OMO、定向降準、置換降準等方式維護流動性穩定,收到明顯效果,有助于市場形成合理的利率預期。同時,要妥善利用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加強流動性管理。
再次,推動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時,要發揮結構引導作用,強化市場預期。在構建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之時,會帶來基礎貨幣供應節奏不穩定、供給工具不確定等問題,應通過創新型工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防止引發市場的緊張情緒,導致資金面和利率出現較大波動。同時,進一步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貨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行相輔相成,今年經濟或呈現前高后“穩”態勢,無需擔心大幅下行風險,不需要用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追求經濟增速。
21:59 | 布魯可BFC創作賽已走進全國近120城 |
21:59 | 阿里大文娛第四財季收入同比增長12... |
21:59 | 甘肅轄區創新“金融+健康”跨界宣... |
21:58 | 網易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288億元 |
21:58 | 魔法原子再獲數億元融資 推動機器... |
21:56 | 陜西證監局2025年“5·15全國投資... |
21:55 | 商務部:今年前3個月自貿試驗區進... |
21:54 | 工信部:持續深化產融合作 實施“... |
21:53 | 江蘇證監局聯合南京中院舉辦“5·1... |
21:53 | 中基協啟用“基金行業在行動”公益... |
21:53 | 超百家上市公司高管齊亮相!福建轄... |
21:52 | 三川智慧5G數智工廠正式啟用 引領...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