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已成為近期股市的一大熱點話題。數據顯示,自10月22日中自科技破發以來,截至11月5日,20只新股中已有10只在上市首日破發。這一現象引起了市場各方對新股定價合理性的思考。
不少市場人士將破發歸因于注冊制新股“詢價新規”的實施。根據新規,新股詢價時最高報價剔除比例由“不低于10%”調整為“不超過3%”,同時還取消了新股定價突破“四值孰低”時需延遲發行的要求。這兩項修訂客觀上為新股定價中樞的抬升打開了些許空間。但必須明確的是,“詢價新規”并不能強制機構去報高價,最終的定價仍由機構自身主導。
不論“詢價新規”剔除最高報價的比例是多少,只要每個參與詢價的機構的報價都是理性的,而非刻意高報價,那么顯著提高新股發行價格以致發生價格扭曲的情形也就不會出現。但現狀卻是,一方面新股超募一倍以上的情況頻頻出現,另一方面上市首日破發的比率也在上升。這折射出相當一部分參與詢價機構的報價行為并不理性,“搶入圍”比“看價值”更優先的博弈策略仍有市場。
一個理性的股票發行市場,應是優質企業估值水平持續提升,質地較差的公司估值持續下行甚至破發。發行人、承銷商、報價機構、投資人的利益最終取得動態平衡。但現在的情況卻是,不論什么樣質地的企業都能實現超募,這很難說是“價值發現”在發揮市場的定價功能。
眾所周知,機構是新股定價權的掌控者。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是部分詢價機構以研究詢價規則代替研究新股基本面,以價格博弈代替價值發現,以“順利入圍”為目的代替價值投資為導向。這種報價行為干擾了合理市場價格的形成,影響了資金的有效配置,有悖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的培養目標。
如今,自己定價自己“吃套”,市場已經給了這些機構投資者不少的教訓。近期近半數新股的破發,意味著眾多參與“打新”的機構或已認虧出局,或還在浮虧中等待。
同時,部分網上打新中簽的投資者開始選擇棄購。如上周四有新股公司公告,網上申購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超50萬股,占總發行量的2.7%以上,該比例創近年新高。根據規定,被棄購的股票將由主承銷商全額包銷,包銷金額超過1500萬元。上市后一旦遭遇破發,則主承銷商也將面臨虧損。這也警示投行,應為擬IPO企業力爭尋求更為理性的定價,而不是為了賺取高額承銷費追求超募。
新股發行價格的高低,既決定著新股發行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各參與主體的根本利益。盡管完全客觀理性的IPO定價很難實現,但理性詢價仍是對大多數人都有利的最優之選。讓新股詢價回歸價值發現的本源,需要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努力。
20:29 | 金石三維戰略攜手匯納科技 強強聯... |
20:21 | 直擊科創板新能源行業集體業績說明... |
19:20 | 京東健康發布“雙百品牌聯盟” 助... |
19:15 | 多措并舉點亮長效回饋星辰 深市通... |
19:15 | 株冶集團持續創新綠色低碳技術 20... |
19:15 | 飛天之夜黃小西音樂盛典暨2025茅友... |
19:14 | Brand Finance2025年中國品牌價值5... |
18:22 | 京東護士到家啟動“領航者計劃” ... |
18:16 | 廣藥白云山品牌價值榮登中國醫藥健... |
16:07 | 電競產業影響力持續擴圍 2025KPL春... |
16:00 | 湯姆貓線上線下齊發力 AI機器人銷... |
15:50 | 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 劍指品牌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