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5月9日,吉利銀河品牌首款中高級電混轎車——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新車推出極致性能雷神EM-P與極致節能雷神EM-i雙動力版本共7個版型,標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輔助駕駛系統,上市限時價11.58萬元至15.58萬元。這款凝聚吉利技術底蘊與用戶思維的旗艦車型,將成為吉利銀河沖擊年銷百萬輛目標的關鍵引擎。
吉利銀河星耀8的定價策略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在接受《證券日報》等媒體采訪中表示:“價格不是市場決定,而是由用戶決定。”這一觀點揭示了吉利銀河“用戶需求驅動”的核心定價邏輯。在開發階段,吉利銀河通過深度用戶調研發現,當代消費者渴望的是“觸手可及的豪華”,而非遙不可及的高端配置。基于此,星耀8全系標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輔助駕駛系統,同時推出基礎輔助駕駛版型,將選擇權真正交還給用戶。這種“既要旗艦配置,又要親民價格”的產品理念,正在重塑中高級電混轎車市場的競爭格局。
產品力方面,吉利銀河星耀8展現出全方位的競爭優勢。安全性能上,新車基于原生電混架構打造,采用星甲籠式車身設計,配備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和EMA高速緊急轉向輔助系統,在主被動安全領域樹立了新標桿。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易新宇表示:“安全是1,其他是0。”星耀8基于原生電混架構,采用星甲籠式車身、一體式熱成型硼鋼門環等設計,碰撞防護能力領先同級。
動力系統是星耀8的另一大亮點。新車提供雷神EM-P和EM-i雙動力選擇,EM-P版本搭載1.5TD+DHTEvo黃金動力組合,綜合扭矩達605N·m,零百加速僅6.49秒;EM-i版本則通過星睿AI云動力等創新技術,實現百公里饋電油耗3.36L的超低能耗,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600公里。這種“性能與節能兼得”的技術路線,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智能化配置上,星耀8標配銀河FlymeAuto智能座艙系統,支持與25.6英寸AR-HUD的數據打通。其搭載的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可實現0-150km/h高速高架NOA輔助駕駛,APA智能泊車輔助功能更能識別超300種復雜車位。為充分尊重用戶選擇,吉利還推出了配備基礎輔助駕駛功能的版型。
市場表現方面,吉利銀河正以驚人速度邁向百萬銷量里程碑。截至4月30日,該品牌累計銷量已突破93萬輛,預計5月內即可達成百萬輛的銷售目標。從首臺車下線到百萬銷量,吉利銀河僅用時25個月,創造了新能源品牌的最快成長紀錄。2025年前4個月,其銷量已突破35.6萬輛,年銷百萬幾乎已成定局。范峻毅透露:“平均每45秒就有一位用戶加入銀河大家庭。”這一成績的背后,是銀河E5、星愿等多款“爆款”車型在細分市場的持續發力,而星耀8的加入將進一步挖掘增長潛力,拉升品牌勢能。
技術儲備是吉利銀河快速發展的核心支撐。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李傳海表示,銀河的成長得益于“智能吉利2025”戰略的扎實推進,星睿智算中心、神盾電池系統等核心技術為其提供了強大賦能。面對行業智能化競賽,李傳海坦言:“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后,吉利的壓力反而更小了。我們始終堅持高標準研發,下半年還將推出更多符合國家標準的智能駕駛車型。”在安全領域,吉利計劃年內開放投資20億元打造的全域安全實驗中心,該設施具備極端環境模擬、多角度碰撞測試等10余項全球首創功能,將進一步強化“安全銀河”的品牌標簽。
渠道建設方面,吉利銀河已建立起超過1000家銷售網絡,并創新性地采用燃油車A網和新能源星網的雙網并行策略。范峻毅強調:“油電分網策略不會改變,未來將重點深耕三四線市場。”在營銷層面,吉利銀河堅持“兩個不”原則——不個人化、不過度宣傳,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形式,將技術參數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場景化體驗。
吉利銀河星耀8以11萬級的定價切入傳統C級車市場,較同級競品低20%至30%。其核心優勢不僅體現在價格上,更在于雷神電混系統帶來的性能與節能的完美平衡,以及全域安全體系構建的用戶信任。
隨著星耀8的上市,吉利銀河產品矩陣已全面覆蓋10萬元至20萬元主流價格區間。范峻毅透露,未來還將推出更多新品,持續鞏固在各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李傳海則強調:“品牌向上不是單純提高價格,而是通過技術迭代提升產品價值。”這種長期主義的發展思路,正在幫助吉利銀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差異化優勢。
從“造每個人的智能精品車”到“豪華平權”,吉利銀河正在用技術創新實現高端配置的普惠化。星耀8的上市不僅是一款新產品的推出,更是吉利銀河品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下半場,這種“用戶定義價值”的理念能否持續引領行業發展,市場將很快給出答案。
(編輯 何帆)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00:09 | 三個不確定性讓美聯儲進退維谷 |
00:09 |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 |
00:09 | 發揮好并購重組的關鍵作用 |
00:04 | 期貨業兩大新規有望年內落地 行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