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初“倫鎳事件”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再現“15分鐘暴漲15%”的劇烈波動,而昨日國內滬鎳價格整體運行平穩,并未受到海外非理性行情沖擊。業內人士認為,本次倫鎳波動主要與資金博弈有關,再度暴露了LME交易規則的諸多不足,相比之下,國內滬鎳價格或許是亞太地區開展現貨貿易的更好參照。
當地時間11月14日,歐洲交易時段開盤后不久,LME鎳價突然直線飆升近15%,觸及30960美元/噸的漲停板,創5月以來新高;隨后LME鎳價又發生“高臺跳水”,自漲停價格一度向下快速回吐全部漲幅,突發異動引起大宗商品企業與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倫鎳當日一度觸及15%漲停板,隨后價格快速回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倫鎳市場的參與者有限,日均成交量僅為兩三千手。因此,資金很容易因市場情緒炒作。”中原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劉培洋認為。
在倫鎳又遇暴漲暴跌的背景下,昨日國內滬鎳市場的運行情況引起各方關注。昨日,滬鎳主力合約全天運行平穩,日內振幅不到3%,與倫鎳走勢形成鮮明對比。截至收盤,滬鎳主力合約漲幅為1.06%,報206460元/噸。
中州期貨研究所所長金國強認為,我國堅持期貨與現貨之間的順暢交割機制,保證兩個市場的密切聯動;并對市場操縱行為事前防范、事中嚴查、事后嚴懲,從根源上給市場提供了足夠信心,“滬鎳的信譽優勢凸顯”。
國信期貨研究咨詢部主管顧馮達表示,國內期貨市場致力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力求在保供穩價的基礎上確保實體經濟的穩定平衡。因此,現有的定價機制、漲跌停板、交易所穿透式監管等一系列舉措,都構成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價格發現穩定器。
《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于今年8月1日施行,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操縱期貨市場或者衍生品市場”,規定“單獨或者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倉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合約”等行為均構成操縱期貨市場。
從供需基本面看,顧馮達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鎳消費市場,我國鎳存量并沒有明顯短缺,鎳價長期傾向于下行。“國內投資者應該在期貨市場上抓大放小,抓住國內市場的整體趨勢。”
“滬鎳價格更多反映國內及亞太地區供需,可作為部分中資企業鎳相關產品貿易基準價,廣泛應用于產業鏈上下游。”顧馮達說,國內期貨監管和經營機構,一方面應積極主動做好對內外關聯較強品種的潛在大戶操控、“軟逼倉”的管控;另一方面,在海外衍生品市場頻頻失控之下,應加大國內產業風險管理培訓及自我定價推廣,以避免中資企業和相關機構再度陷入類似“倫鎳事件”帶來的極端交易風險與困境。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