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9月15日,在青海證監局、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金期貨和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打造的金融衍生工具特色選修課程正式開班。課程的講師皆是行業內實戰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除課堂教學外,還將組織同學們走進相關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實地考察學習,不僅會頒發結業證書,還設置了獎學金,開創了青海金融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是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具體體現。
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士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學校自身老師相比,這門選修課的講師們不僅專業,而且大多來自北京等一線城市,更具實踐經驗。課程的開設在很大程度上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中金期貨提供的相關實習機會等也大大提高了同學們運用金融知識的水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青海師范大學約70%的生源來自青海省本地,從長遠來看,與中金期貨合作開設金融課程,將從多方面提升同學們的金融素養,不僅有利于當地金融行業的發展,而且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
開創青海金融人才培養新模式
證監會與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明確提出,在學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證券期貨知識、推動全社會樹立理性投資意識、提升國民投資理財素質。中國證監會針對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規劃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
中金期貨總經理隋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意義深遠。而中金期貨和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打造的金融衍生工具選修課,是合力推進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生動實踐。
據隋友介紹,本次課程培訓為期3個月,每周一課,每次4學時,共48學時,課程請到了來自大連商品交易所、中金期貨、中金公司、西部礦業、青海師范大學等多位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講師。課程內容分為期貨市場發展及基礎制度、期貨應用理論與實踐、創新業務、研究與投資方法論、模擬交易、業務實踐等幾大部分,涵蓋了中國期貨業協會從業人員培訓教程內容、期權及資產管理等創新內容。
王士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校企合作開設選修課的方式培養金融人才,與開展相關講座相比優勢明顯,更具有連續性,同學們“上堂課”遇到的金融疑難問題,可以在“下堂課”找老師請教解決,這有助于同學們在系統學習金融知識的同時,提升實操水平。希望通過校企合作探索并打造青海金融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更好地為青海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服務青海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次由中金期貨和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開設的金融衍生工具特色選修課程,培訓對象為本科大三以上至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以金融、經濟等專業為主。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吳進祿同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中金期貨開設的金融衍生工具選修課學習,不僅了解了市場第一線的基于應用的金融知識,而且對真實公司運營及產業客戶實際金融操作也有了直觀的感受,受益匪淺。近年來,青海省經濟發展增速較快,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青海地處青藏高原,仍屬于欠發達地區。作為青海省本地學子,希望通過學校課堂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特色選修課程的學習,增強本領,將來投身青海金融領域,為青海省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隋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學生是未來資本市場重要參與者,是開展投資者教育、宣傳和保護工作的重點群體。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將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財經素養,提升國民投資理財素質。同時,將來大學生走入社會,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這些熟悉期貨市場、證券市場的高素質人才必將有助于提高我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有利于我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對我國經濟發展將產生了不起的助推作用。
隋友強調,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競爭和發展競爭的核心,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是造就人才能力的競爭。作為青海省唯一一家期貨法人機構,下一步,中金期貨除了要繼續加大與青海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合作力度,還將持續以專業能力服務當地企業,提升期貨市場服務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