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陳瀟
8月份以來,上市公司關于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信托)逾期兌付的公告逐漸增加,截至記者發稿,已有3家上市公司發布相關逾期兌付公告。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3家上市公司合計購買中融信托產品資金約1.1億元,其中有尚未收到本金以及投資收益的,亦有已收回大部分本金的上市公司。
中融信托現逾期兌付
最早出現關于中融信托產品部分逾期兌付的公告在8月5日。根據公告,某上市公司購買中融-豐盈176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托計劃,產品受托方名稱為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實際投入金額為2000萬元,累計收到該信托產品投資本金1742.94萬元,尚未收回本金剩257.06萬元。
該信托計劃存在增信措施,包括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以及SPV股權質押擔保。公告稱,中融信托作為受托人,為了保障信托計劃順利退出,已向法院申請予以強制執行,并已經查封項目公司和SPV等主要公司股權及賬戶。
不過,此后公告逾期兌付的上市公司則表示本金及投資收益均未收回。以南都物業為例,公司8月11日披露的公告顯示,2023年2月9日,南都物業使用閑置自有資金3000萬元購買了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產品期限自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預期收益率為5.8%。截至公告披露日,尚未收到匯聚金1號本金及投資收益。
南都物業表示,已就本信托計劃逾期兌付的后續事宜與中融信托進行了溝通,截至公告披露日,未收到中融信托方面的正式文件回復,后續公司將繼續督促中融信托盡快兌付本金及投資收益,并及時履行披露信息。
此外,南都物業稱擬同時準備相關材料,通過訴訟等途徑以最大程度減少公司的潛在損失。后續公司將加強對使用自有資金投資理財產品的安全評估,嚴控投資風險,密切關注理財產品的回款進展情況,盡最大努力維護好公司和全體股東的權益。
多家上市公司或受影響
對于產品逾期兌付的風險,多家上市公司均表示,信托產品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性質,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的風險,其對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潤的影響亦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除上述公司外,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將閑置自有資金投入中融信托相關產品,但尚未完成產品贖回;亦有公司通過中融信托申請過并購貸款。
以微光股份為例,公司7月6日公布的關于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的進展公告顯示,公司有多筆受托人為中融信托的理財產品尚未到期,包括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庚澤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
其中,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將于8月20日終止。
此外,有地產開發業務的中迪投資此前亦公告曾向中融信托申請合計8億元的并購貸、開發貸。
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產品封閉運作為顯著特點,因此產品到期兌付才能贖回,中間無法贖回,所以流動性不好,遇到風險止損能力較差;同時,信托產品往往條款復雜,最終投資項目信息透明度不高。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產品的兌付一般依賴于底層資產的狀況,無法兌付的主要原因是底層資產貶值或存其他問題。
“當前信托當前的主要問題來自于非標化債權類資產,尤其是房企和房企相關的非標債權資產。”盤和林如是稱。
(編輯 袁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