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方妮
信托行業的又一次整頓,即第七次行業整頓正在有序進行。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信托資產風險率持續提升,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接連爆發大額兌付危機,令整個信托行業聲譽備受考驗。
不久之前,地處東北的華信信托亦被曝出暫停業務有數月之久,在資金池清理完畢之前不得新發產品,必須“增資引戰”。而此前的7月17日,銀保監會宣布,因為觸發相關法律規定的接管條件,為維護信托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銀保監會決定對“明天系”旗下新時代信托和新華信托實施接管。
信托行業的風險究竟處于何種水平?監管部門對于信托機構的監管思路究竟如何?2019年以來,多項監管措施出臺,信托行業在史無前例的強監管氛圍中踐行“治亂象、去嵌套、防風險”,并迎來多次風險排查。在2019年12月初銀保監會啟動信托業第三次風險排查之前,即根據實際情況圈定了6家高風險信托公司、12家中風險信托公司及50家一般風險信托公司。
更鮮為人知的是,在2019年12月25日召開的2019年中國信托業年會上,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親自表態,“目前是信托第七次行業整頓。”也就是說,2020年行業出臺的各項監管措施,是監管部門對行業情況有了通盤掌握之后的審慎之舉。自1979年恢復運營以來,信托行業已有超40年發展歷程,且經過6次行業整頓。歷經6次行業整頓的信托行業,不僅準入門檻提高,定位更加清晰,機構數量也出現大幅收縮。嚴格管控機構的不合法不合規行為,是鼓勵合法合規的信托公司繼續發展壯大,也是監管的初衷所在。
第1次整頓(1982年)。1982年4月國務院對信托業務進行了第一次整頓,規定“除國務院批準和國務院授權單位批準的信托投資公司外,各地區、各部門不得辦理信托投資業務。已經辦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限期整頓。信托投資業務一律由央行或央行指定的專業銀行辦理。”主要清理非金融機構設立的信托投資公司,改變信托機構過多過亂的局面。
第2次整頓(1985年)。信托業這一輪的擴張基本上是銀行信貸業務的重復,最終的結果是再次促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熱現象,導致貨幣市場信貸失控和貨幣投放失控。1984年底,隨著經濟緊縮,央行再次將信托業作為清理整頓的重點,信托業第二次全國性整頓就此展開。國務院要求銀行停止辦理信托貸款和信托業務,已辦業務應加以清理,重點指向那些不規范經營的信托業務。
第3次整頓(1988年)。1986至1989年,伴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突破性進展,在搞活銀行的主導思想下,把信托業作為“搞活”的主要途徑,信托業的發展再次掀起高潮。嚴重的通脹勢頭,使信托機構在為社會提供新的信用方式的同時,也改變了社會信用結構。為此,國務院在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中,又一次將清理整頓金融信托機構作為控制貨幣、穩定金融的重要措施,致使信托投資公司從745家銳減為360家。
第4次整頓(1993年)。1993年6月,中央決定進行宏觀調控,整頓金融秩序。對信托業的第四次清理整頓正式開始。這次清理整頓的重點是切斷銀行與信托公司之間資金的聯系,要求銀行不再經營信托業務,銀行與信托分業經營、分業管理。人民銀行發出通知,要求包括信托投資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的籌備和設立均需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和核發《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
第5次整頓(1998年)。由于業務定位不明確,許多信托投資公司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形成了大量不良資產,甚至出現嚴重的支付危機。中農信、中創、廣國投等公司紛紛破產。第五次整頓因此啟動。到2001年《信托法》頒布之前,有210多家信托機構退出市場,59家獲準重新登記,13家擬保留未重新登記。
第6次整頓(2007年)。2007年3月1日,信托兩新規《信托公司管理辦法》、《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信托業第六次整頓正式拉開帷幕。根據通知,監管層對信托業實施分類監管,信托公司或立即更換金融牌照,或進入過渡期。新規下發之后,各大信托公司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實業清理。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