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分析師已逐漸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公開資料顯示,越來越多“90后”站上首席分析師位置,擔綱重任。有券商研究所所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愿意重倉年輕人。”
不過,年輕分析師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有的未經歷過完整的牛熊周期,專業能力如何有待觀察;也有的為了博眼球,可能會有夸張的研究結論。
在人才出現大缺口、青黃不接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好年輕分析師,如何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對券商研究所而言將變得至關重要。
年輕分析師的AB面
新生力量在券商研究領域正在崛起。2021年12月底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林榮雄正式亮相,他出生于1992年,2017年入行,2020年注冊登記為證券投資咨詢(分析師)。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多名90后首席分析師登上舞臺,比如國泰君安策略首席陳顯順和策略聯席首席方奕、興業證券策略首席張啟堯、浙商證券銀行首席梁鳳潔、長江證券家電首席管泉森、國盛證券計算機首席劉高暢。其中,后三位在2021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獲得行業第一名。
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喜歡年輕人,我愿意重倉年輕人,給年輕人機會。”他談到,他本人曾受益于“年輕”,出道、成名較早,分析師行業與體育行業類似,成績總是出在年輕的時候。
但年輕分析師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專業水準、合規意識等方面有待加強,同時部分年輕分析師心浮氣躁,沒有扎進行業里。
深圳一名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年輕分析師尚未經歷過牛熊周期,專業能力還有待觀察;也有的研究比較淺,研究報告質量不高,千篇一律,說明沒有深入調研行業與企業。
西南地區一家中小券商研究所所長談到,一些年輕分析師容易沖動,可能會給出一些很夸張的研究結論或者目標價,在市場上造成不良反應,甚至會被監管處罰。
據了解,此前有券商研報預測某上市公司近40年的營收,令市場一片嘩然,有3名相關分析師被罰。從履歷來看,其中有2人近一年才注冊登記為分析師。
強化造血能力
對券商研究所而言,時代已經發生變化。一方面,研究業務在券商業務中的地位逐漸提升,機構投資者對研究服務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人才高流動性不可忽視,研究員頻繁跳槽愈演愈烈。如何做好人才梯隊建設,如何避免青黃不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華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尹沿技認為,面對當前賣方研究人員快速流動的現狀,研究所一定要具有自我造血能力。他此前向記者表示,“培養新人與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能只是定期開展培訓財務、交際等內容——這些只是表象,最終一定要內化成一種戰斗力。”
一位非上市券商研究所所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思路是希望成熟的團隊更上一層樓,中生代隊伍能夠定點突破,新生代力量加強培養。“基礎就是減少內耗,因為我自己就是研究員出身,研究員永遠處在忙碌中,客戶需求永遠無窮無盡的,要防止進入‘忙碌、盲目、迷茫’的狀態。”
北京一家小型券商研究所所長則告訴記者,“我們是一個成熟研究所,很多年輕人到我們這個成熟的賣方體系里成長很快,能得到鍛煉。一方面,我們將其他券商研究所成熟團隊的年輕人挖過來;另一方面我們在應屆生中大規模選拔,這些應屆生跟著成熟團隊的首席分析師實習半年左右,如果比較合適,我們就正式招進來。”
在他看來,應屆生對公司的忠誠度要更高。其公司2021年以來十分注重隊伍的培養,招了很多應屆生,整個隊伍很快能重建起來,業務有望繼續再上一個臺階。
如何對年輕分析師進行培養,前述西南地區中小券商研究所所長表示,第一,合規上嚴把關,對年輕分析師的研究報告要進行嚴格審核;第二,由“老人”帶“新人”,進行上市公司調研、路演,形成行業分析框架,通過手把手指導,給予人才培訓。
邱冠華曾表示,浙商證券研究所十分重視培訓,“我們每周一上午都有兩個小時的賣方通用技巧培訓,涵蓋各方面。”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